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8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当80℃的该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
(4)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成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溶液;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升温 |
B.加入该溶质 |
C.加入适量水 |
D.降温 |
E.加入足量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如下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5)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6)欲将黄铜样品中的铜转化为铜盐,可将过滤后所得的不溶性物质洗涤、烘干,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可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铜的质量是,再经过某些反应及操作就得到了所需铜盐。
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如下:
(1)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为__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mL。
(2)称取氯化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之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在托盘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再用__________移动游码调整到所需刻度。向天平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若称量过程中天平指针左偏,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取水:用___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此操作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移: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讨论】
①若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
A.氯化钠晶体不纯 | B.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 D.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
②若要将该实验中所配制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请通过列式计算说明) 提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蒸发 ),溶液中变化的是 (选填序号).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 (答出二条).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 。
(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2℃时,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得到A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 g。
(5)t2℃时,将3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可再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使之变为饱和溶液? 。
、
、
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表1
、
、
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
)
/℃ |
|||
0 |
42 |
7.1 |
35.7 |
10 |
51 |
12.2 |
35.8 |
20 |
109 |
21.8 |
36.0 |
30 |
119 |
39.7 |
36.3 |
表2 常温下,
、
、
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
17.3 |
<0.01 |
0.1 |
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为证明
能与
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
通入饱和
的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推测依据是。
下表是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1)将20℃时相同质量的KNO3 、NaCl饱和溶液冷却至0℃,析出晶体多的是 。
(2) 60℃时,将50g硝酸钾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硝酸钾 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将温度降到20℃,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3)将2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硝酸钾 氯化钠(填“>”或“<”或“=”)。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将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填"<"、"="或">")乙.
实验室欲配制1 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步骤
①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 g,水960mL(水的密度是1 g/cm3)。
②称量: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作称量容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左盘。
③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④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见右图)标签上标明相应的信息。
(2)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4%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钠放置在右盘;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3)若老师提供的药品有500 g 8%的氢氧化钠溶液,500 g 1%的氢氧化钠溶液,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除了上述配制方案外,你还可以设计出哪些配制方案,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 .(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表3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① 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将100g的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度,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图7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填标号)。
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与水相关。请回答:
①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 。
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2)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3) 。
④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I. 操作a的名称是 (4) ;
II. 三个步骤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5) 。
⑤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I.在 (6)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II.t1℃时,将50g固体甲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 g。
III.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由该液体得到固体甲采用的方法是 (8) 。
IV.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 。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变大
⑥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丙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I.蒸发前原溶液是 (10)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m的数值是 (11) 。
II.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12) (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50℃时,30g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如图是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物质间用“>”连接);
(2)将3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
(物质间用“<”连接);
(3)现有一定质量的B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恒温蒸发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体,再恒温蒸发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体,则B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是: .
如图所示,
、
、
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时,
、
、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2)
℃时,将20
物质投入100
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将 和 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到 ℃,析出的晶体含有 和 |
B. | 从混有少量 的 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 ,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
C. |
℃时,将 、 、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 |
D. | ℃时,欲用 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 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
(4)如图所示,向放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
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饱和溶液降温到10℃, 析出晶体较多。
(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 B.溶液的质量 |
C.溶质的质量分数 | D.以上都不变 |
(4)30℃时,当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若要提纯出较多的甲,应采取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