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为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

D.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3

来源: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单质硫、硫化氢燃烧时会生成同种有毒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    (“得到”或“失去”)电子。

(2)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②生成的有毒气体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微观构成看:该反应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C.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

D.从守恒观点看:参加反应的个数比为1:1

来源:202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氯化钠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2)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微粒D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与微粒A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③微粒A和微粒E表示氯和溴(B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写出溴单质(Br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参加反应的 的微粒个数比是1:1

C.

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只有 属于氧化物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鸡西市朝鲜族学校联合体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3)为了缓解二氧化碳过多引起的温室效应加剧,我国科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来源: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表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

微观示意图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C.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11

D.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来源:2020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序号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16

0

100

x

1

45

0

y

(1)由 构成的物质中, 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    

(2)表中的四种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化学式)。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同学在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可得出x+y=    

来源: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氧化汞粉末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汞和氧气。

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汞由大量的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

(3)请从微观角度描述该反应中氧气的形成过程:   

来源:2020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如图1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C粒子的符号为      

②图A、B、C、D共表示      种元素,由A、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③D中x=     

(2)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某纳米纤维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①该反应中涉及到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②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来源:2021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A图中将"反应中"的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图所示的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氯原子,每1个氢原子和                       

(3)B图中"反应后"的物质属于化合物中的       (填物质分类)。

(4)对比A图和B图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            (填字母)。

A.

一定改变

B.

可能改变

C.

一定不变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雷雨发庄稼”是民间流行的谚语,即空气中的氮气在雨天通过雷电转化为氮肥,便于植物吸收。其中涉及的一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过程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3)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氮气可以作食品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  

来源:2020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4-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近年来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物质是CO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1

D.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来源:2021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image.png

(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图一是硒元素的相关信息: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由图二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钠、镁、铝元素位于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3)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HCHO)。请根据图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请在表中 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    。

(5)Mg、Sn、Pb、Cu、Ag五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

种。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如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原子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画出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2)过氧化氢(H 2O 2)能杀菌消毒,H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3)铝的应用很广泛,在高温下,铝与三氧化二铬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铬(Cr),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2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氨气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质量比为                 

来源: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