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 B.假设 | C.观察 | D.做结论 |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 B.实验 | C.观察 | D.做出结论 |
用下列药品,完成对应的“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C.用洗净的碎鸡蛋壳、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
D.用酒精、紫卷心菜等制酸碱指示剂 |
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蓝色褪去的原理,应用下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
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 D.胶头滴管滴出果汁的滴数 |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 B.交流评价 | C.设计实验 | D.作出结论 |
为了探究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中量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做了五组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
加入铁的质量/g |
硫酸铜溶液体积/mL |
生成铜的质量/g |
1 |
1.12 |
10.0 |
1.28 |
2 |
x |
10.0 |
2.56 |
3 |
3.36[ |
10.0 |
3.84 |
4 |
4.48 |
10.0 |
4.98 |
5 |
5.60 |
20.0 |
y |
则表格中记录的x和y的数值应分别为
A.2.24、4.98 B.2.24、6.40 C.3.36、5.12 D.3.36、4.98
“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不能用“家庭小实验”完成的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②做除去水垢的实验 ③鉴别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④比较食盐和白糖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能力 ⑤探究鸡蛋壳的成分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⑥用化学方法区分厨房里的纯碱和食盐
A.①⑥ | B.⑤ | C.① | D.②⑥ |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A. | 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
B. |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C. | 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
D. |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A.氮气 | B.水蒸气 |
C.二氧化碳 |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
(燕山23)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C.③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 |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
(房山24)如图所示。若在试剂瓶中放入某种物质,先滴加滴管1中液体后,小气球变鼓,再滴加滴管2中液体后,小气球又变瘪。下列与所描述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试剂瓶中的物质 |
滴管中的物质 |
|
滴管1 |
滴管2 |
||
A |
冰 |
水 |
稀硫酸 |
B |
稀盐酸 |
碳酸氢钠溶液 |
浓硫酸 |
C |
生石灰 |
水 |
稀盐酸 |
D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稀盐酸 |
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做出结论 |
(怀柔25)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主要操作及现象 |
A |
验证某固体是碳酸钠 |
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B |
验证某溶液的溶质是碱 |
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
C |
检验羊毛纤维 |
抽丝灼烧,有烧焦的羽毛气味 |
D |
检验二氧化碳 |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熄灭 |
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 B.猜想假设 | C.设计实验 | D.得出结论 |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