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没有利用到其他三个实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该实验是( )
A.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
B.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C.伏安法测电阻 |
D.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
用硫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或闻气味 |
C |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D |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
某同学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组实验:
①将大小相同的Zn、Fe、Cu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稀硫酸中 ②将Zn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u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③将Zn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将Fe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其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③ | B.只有③ | C.①② | D.②③ |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未完全变质 |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
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
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 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⑤形成总结性报告
A.①③⑤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如图是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燃烧匙中放的是足量红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该实验可以推断出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3)为了确保该实验成功,对于燃烧物和生成物各有哪些要求.
如右图所示,滴管中有液体甲,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后,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同时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固体 |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固体 |
C.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
D.一定是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
小兰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但自己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
B.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D.丁实验可以说明氧气能助燃 |
右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气体时,打开止水夹a、b,气体从d管进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水被压入上瓶 |
B.取用气体时,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b,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从c管排出 |
C.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c导管不必安装止水夹 |
D.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通过打开、关闭b,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停止 |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酸,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 | B.查阅资料 | C.进行试验 | D.交流讨论 |
下表所给出的各组概念中,不符合右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
X |
Y |
Z |
A |
饱和溶液 |
溶液 |
混合物 |
B |
氧化物 |
化合物 |
纯净物 |
C |
中和反应 |
复分解反应 |
化学反应 |
D |
稀有气体元素 |
金属元素 |
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