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届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 B.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78% |
C.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氮气占21% | D.空气中按体积计算二氧化碳占1% |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错误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它除了具有优异的漂白、杀菌作用以外,还能迅速去除淤泥中的臭味物质。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 B.+3 | C.+4 | D.+6 |
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
B.进入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
D.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 |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
B.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氧化物
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C、N、O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钳子将铁丝剪断,有部分铁原子被剪成两半 |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高温不熔化 |
C.“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说明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 |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以下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A.K2SO4 | B.CO(NH2)2 | C.Ca3(PO4)2 | D.NH4H2PO4 |
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和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烟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 |
B.食用经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有益 |
C.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
D.天然物质都无毒无害 |
下表是人体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体液 |
唾液 |
胃液 |
血液 |
胆汁 |
正常pH范围 |
6.6~7. 1 |
0.9~1.5 |
7.35—7.45 |
7.1~7.3 |
A.唾液 B.胃液 C.血液 D.胆汁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4Al + 3O2 2Al2O3 | B.Zn + H2SO4 ZnSO4 + H2↑ |
C.CaCO3 高温CaO + CO2↑ | D.C2H5OH+3O2 点燃2CO2 + 3H2O |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分类 |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
C.“低碳经济”的措施 |
D.用“化学”眼光分析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
①铝不易生锈是因为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不能用铁桶盛装稀硫酸是因为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气体 |
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
B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CaO固体 |
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D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D.丁实验可以说明氧气能助燃 |
下图形象的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的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A、B、C各原子的个数比为1∶2∶2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
已知CaCl2和Na2CO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常温下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
C.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热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42 |
1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0 |
6 |
31 |
A.10 B.8 C.4 D.0
在配制溶液时,小红同学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充分搅动后完全溶解,得到了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100g。则原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
A.9% | B.11% | C.15% | D.18% |
(1)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表示: 2个氢原子 ; 3个甲烷分子 。
(2)有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若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则X的值为 ;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的值为 。
(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下图是它们的一些具体应用。
这些物质中:
(1)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下同) 。
(2)可以用于燃料的物质是 。
(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1)餐厅制作美食用到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瘦肉精,化学名称为盐酸双氯醇胺,化学式为C12H18Cl2N2O,是平喘药。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瘦肉精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 瘦肉精中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代生产、生活所消耗的巨额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这些化石燃料的组成中含有 元素,因此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有些能源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煤燃烧产生的某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a.SO2 b.CO c.CO2
(4)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A.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B.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C.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E.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处理
右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
(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_________(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车轮的钢圈会生锈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 。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 (填“大于”、“ 小于”、或 “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如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交点n的含义为 。
⑵比较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当温度在t1和t2之间时,溶解度a b。
⑶要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⑷使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 ;要将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均可采用的方法是
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中取出几种,进行混合。已知往碳酸钠溶液滴加少量盐酸时发生此反应Na2CO3+HCl="=NaCl" + NaHCO3
(1)一种溶液向另一种溶液里滴加,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里滴加直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
(3)若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最多有 种 。
(4)两种溶液混合后无现象,滴加第三种时马上有气泡产生,第三种物质是 。
(5)第一种物质取少量,加入过量的第二种物质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第三种物质,开始无现象,接着有无色气体产生,第二种物质是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
(3)若用右图装置按箭头所示的流向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将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
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往往混有很多杂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收集纯净的CO2。A中分液漏斗盛有足量液体,锥形瓶内有燃着的足量的蜡烛和盛有黑色粉末的烧杯。B中试管装有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C中试管装有盐酸。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CO2与Na2CO3溶液也能反应生成NaHCO3
(1)K1是打开的,K2是关闭的。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开关放下足够多的液体,发现蜡烛燃烧的更旺。B中的现象是(足够长的时间)_________;用三个化学方程式表示B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接着关闭K1,打开K2。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C中的现象(B、C间的导管提前充满水)___________。
(3)C中的气体即为蜡烛燃烧产生的部分纯净的CO2。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
老师说:化学反应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肯定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这是科学规律。丙同学根据老师这句话,说:“肯定不是 ” 。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B装置的尾部有水珠生成;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丁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
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 +2H2Si+ 4HCl。请计算要获得10kg硅(Si),至少需要氢气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