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 | B.收集证据 | C.设计实验 | D.作出结论 |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下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A.极易溶于水 | B.不易溶于水 |
C.易溶于水 | 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
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小明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发现有黑色粉末被吸起来。就“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总是不断的运动着,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
B. | |
C. | |
D. |
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H2:Cu+H2SO4==CuSO4+H2↑ |
C.用铁粉从含硝酸银的废水中提取金属银:Fe+3AgNO3==Fe(NO3)3+3Ag |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点燃 2CO2 |
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置于天平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A.指针偏向右 |
B.指针偏向左 |
C.仍处于平衡状态 |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
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
B. | 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
C. | 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
D. | 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含有硝酸钙、碳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营养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钙 |
B. | 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钾 |
C. | 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 |
D. | 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氯化钾、硝酸钾组成 |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
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B |
鉴别① 溶液②稀 ③ 溶液④ 溶液 |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
C |
除去
中的少量
气体 |
先通过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鉴别
溶液、
溶液和
溶液 |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
溶液,观察现象 |
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 |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
B |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
C |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 |
D |
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 |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
B. |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C. |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
D. |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
对比H2和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错误的说法是
A.通气体前,都应先检验气体纯度 |
B.加热前,都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
C.两个实验都必须进行尾气的处理 |
D.实验中都能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 |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插入燃着的木条,会熄灭的就是CO2 |
B |
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 |
通过过量灼热的氧化铜 |
D |
验证钠 铁 铜三种金属活动性 |
分别与水和盐酸反应 |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四组对比实验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结论 |
A |
|
呼出的气体全部都是CO2 |
B |
|
O2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 |
C |
|
铁生锈一定有O2参与 |
D |
|
镁的活动性比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