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顺同学利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透明玻璃板、木板、白纸和铅笔等器材“探究平面成像特点”的装置。
①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 (选填“明亮”或“黑暗” 的环境中进行。
②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 关系。
③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个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 像。
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①小华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 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 。
②小华把水温加热到 开始计时,每过 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他画出的温度 时间图象如图(乙 所示。由此可得出,水在沸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小峻和小薇两位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标有” ”的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和定值电阻 若干。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且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连接完电路后,小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互换了,如果闭合开关,则 表(选填“电压“或“电流” 的指针可能有明显偏转。
(3)排除故障后,他们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依次测得5组数据,其中第5次实验中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 .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1所示,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表1电流与电压关系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 |
1.0 |
1.2 |
1.8 |
2 |
|
电流 |
0.20 |
0.24 |
0.36 |
0.40 |
0.44 |
表2电流与电阻关系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电阻 |
10 |
15 |
20 |
25 |
电流 |
0.30 |
0.20 |
0.15 |
0.12 |
(4)他们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先将电源电压调为 ,分别换上多个定值电阻进行探究,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老师指出其中一组数据是拼凑的,你认为是第 组(选填实验序号),理由是实验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 了(选填“大”或小” 。
(5)排除拼凑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在不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情况下,可以采取 的措施(选填字母符号),完成这组拼凑数据所对应的实验测量。
.降低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降低电源电压 .选用更大阻值的定值电阻
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
(1)在实验室,小薇把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 。
(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 ,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测得矿石的体积是 。
(4)实验后,小薇发现使用的 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 ,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 (选填“能”或“不能” 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如图1所示,小彬同学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1)实验前首先应按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 。本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拿住弹簧测力计的 (选填“拉环”或“刻度盘” 。
(2)小彬同学依次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第①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为 .通过分析发现,浸没在纯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进一步分析得出:物体浸没后与放入前相比,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了 。
(3)小彬同学又进行了“盐水浮鸡蛋”的实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悬浮在盐水中如图2所示位置的鸡蛋,如果用外力将鸡蛋轻轻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撤销外力后它马上又回到原来位置悬浮。此现象初步表明:深度增大,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4)为了精确检验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小彬同学找到一个分度值为 的电子秤,将图1中的纯水换成盐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图1中的同一物体,依次进行了图3所示的实验。分析电子秤的示数可知:(3)中的结论是正确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是:盐水的 随深度变化而变化。小彬同学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万分高兴,但他并没有停下探究的脚步,再一次分析,他计算出图3②到图3④细线对物体拉力的变化量为 。
小宇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器材如图甲所示,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字样,阻值分别为 、 、 、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滑片 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小宇同学首先将 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将滑片 滑到 (选填“ ”或“ ” 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 。
(3)接下来,小宇同学应该 ,并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处,然后将 的电阻替换为 .闭合开关,调节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为 ,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阻 |
5 |
10 |
20 |
电流 |
|
0.2 |
0.1 |
(4)将定值电阻换成 重复第(3)的操作,由表格中数据发现: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本次探究中若换用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无论怎样调节滑片 ,电压表示数始终 (选填“大于”或“小于” 所需电压。
完成下列两个实验探究: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杨同学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将会呈现一个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不变” 的实像,如图1所示,此时的像距为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成像规律。
(2)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甲所示,为 ;小宇画出了“温度 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海波在第 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 。
喜欢书法的小明同学用压纸石块设计了如下测量与探究活动,如图所示:
(1)小明在学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压纸石块的密度:
①将托盘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直至横梁平衡;
②将石块放在天平的 (选填“左”或“右” 盘,在另一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 所示,则石块的质量 ;
③他在量筒中装入40 的水,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如图 所示,则石块的体积 ,由密度公式 可算出它的密度。
(2)小明回家后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同一块压纸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①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 所示;
②用体积不计的细线系好石块,缓慢浸入糖水至刚好浸没,电子称示数逐渐增大,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力
(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 ,说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如图 所示位置,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
③他将石决沉入杯底,松开细线,如图 所示,便开始书写探究报告:
④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慢慢提起。细心的小明发现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 (选填“有关”、“无关” ,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小张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电池,标有2.5 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若干,两个滑动变阻器 “ ”、 “ ”,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 右移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于 (选填“ ”或“ ” 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小张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小灯泡短路 .滑动变阻器短路 .小灯泡断路 .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 ,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值为 .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 (选填“ ”或“ ” 。
(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的。
表一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 |
0.5 |
1.0 |
1.5 |
2.0 |
2.5 |
2.8 |
电流 |
0.16 |
0.22 |
0.25 |
0.28 |
0.29 |
|
电阻 |
3.1 |
6.8 |
8.9 |
9.7 |
表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阻 |
5 |
10 |
20 |
电流 |
0.30 |
0.20 |
0.12 |
(5)小张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把阻值准确的 、 、 的定值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如表二所示。他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放入装有含盐冰的烧杯中,温度计测试管中水的温度。小明发现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 (选填“保持不变”、“逐渐升高”或“逐渐降低” ;烧杯内含盐冰的温度必须远低于试管中水凝固时的温度,这说明水在凝固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为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需要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在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当蜡烛与凸透镜位置如图时,成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小薇和小亮两位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 的规格是“ ”。
(1)如图甲所示是小薇画出的电路图,小亮进行实物连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在虚线框内把电路图补画完整(要求所补画的元件与实物电路对应)。
(2)开关闭合前,小亮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如图丙所示,其原因是 (选填“ ”或“ ”
.电流表没调零 .电流表正负极接反了
(3)确认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进行实验,4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为 ,电压表示数如图丁所示,记为 ;他们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老师指出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你认为是第 组(填写实验序号),理由是 ;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电压 |
0.5 |
1.2 |
1.8 |
|
电流 |
0.10 |
0.24 |
0.34 |
0.5 |
(4)排除有拼凑嫌疑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可以提到的结论是:在 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5)小薇利用实验数据还计算出定值电阻 的阻值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以下实验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相同的是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1)小薇把样品带回学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 台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 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样品,测出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江水的质量为 ,将烧杯中的江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江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江水的密度为 。
③小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
(2)小亮把样品带回家,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丙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 ,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 ;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 ;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 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 ;
④则江水的密度表达式 (纯净水的密度用 表示);
⑤小亮测算江水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
.控制变量法 .等量代替法 .类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