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1)从图中读出被测物块的长度是      cm;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读数是      N;

(3)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一个50g砝码、一个20g砝码和一个10g砝码,并将游码拨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静止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         ,它是                 _实验的器材之一(填写一个实验名称)。

(2)在如图所示“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       上从左向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当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手移动光屏找像,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烛焰的像。若把蜡烛移到20厘米刻度处,则成像情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装置中,按照要求回答:
(1)图(a)是测量      的仪器,测量时应将         放在天平的右盘内。
(2)图(b)是测量    的仪器,此时的示数是       牛。
(3)图(c)是探究     的装置,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这两个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明同学分别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沿水平方向拉伸同一弹簧到相同位置O点,然后他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再次将此弹簧拉至O点如左图。接着他用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互成角度的力再次将此弹簧拉到O点,并逐渐减小两力间的夹角如右图。(已知θ1>θ2>θ3)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左图弹簧形变程度和受力情况,可得出初步结论:    
(2)分析比较右图弹簧形变程度、受力情况及两力夹角大小的关系,可得出初步
结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__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
(2) 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 ℃.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3)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你认为原因是: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

他实验时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是凸透镜,___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____。(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__________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你的猜想是: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         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左边放置一斜面,如图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应该使小木块从斜面的       处自由下滑。

(3)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木板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θ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托盘天平中左盘物体的质量是      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示实验现象,完成填空
(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Ω。
 
(3)如图所示的电压表的示数为       V。 
 
(4)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      极。(选填“N”或“S”)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雨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如图所示,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

物体高度h(m)
4
2
1
距物体距离s(m)
8
6
4
2
8
6
4
2
8
6
4
2
视角a(度)
28
36.8
53.1
90
14.2
19
28
53
5.5
9.5
14.2
28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
(1)小雨眼睛中成        的实像。
(2)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物距越远视角越             
(3)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物体高度越大,视角越             
(4)人眼能够看清物体的最小视角是1/60°,登月的宇航员能看清万里长城吗?简要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其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图中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m,d的长度是0.5 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其结论是: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被称        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两例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1)                                         (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1)图甲的测力计示数是          N。
(2)图乙中的体温计读数是            ℃。
(3)图丙中的木块的长度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3)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测得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
(4)如果在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误把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把牛奶和烧杯放在右盘,若他读出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140g,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为1g,则小红同学测量的牛奶和烧杯的实际总质量为__________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将是:__________。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星期天,九年级的小刚同学在厨房中帮妈妈做饭,突然想起在物理课上,老师经常说:物理学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身边有许多看似平常的现象中蕴藏着物理学知识。于是他开始细心地观察,结果还真的发现了不少自己已经能解释的物理现象,例如:a.为什么水壶的手柄上粗糙不平?b.为什么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
(1)请你帮助小刚运用所学知识分别解释上述两个问题。
a.                                                                
b.                                                                 
(2)厨房中的“为什么”还有许许多多,根据所学知识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至少提出2个问题,不要求解释。)
问题1                                                               ;
问题2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