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如图7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6所示的三个实验中,分别说明了什么物理规律。

(1)图甲表明                              。
(2)图乙表明                              。
(3)图丙表明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小组在探究实验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

A、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B、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 (选填“实”或“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已经破碎的上半部分凸透镜做实验,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海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如图所示)。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序号
扇叶宽度/cm
扇叶长度/cm
扇叶倾斜
角度θ
纸片被吹起的
角度α
1
3
7
30°
30°
2
2
7
30°
20°
3
3
4
30°
20°
4
3
7
45°
40°
5
 
 
 
 

 
(1)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         的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为:                                                  
由于实验次数少,该结论的可信度令人怀疑。因此他想再制作一个小风扇,那么它的扇叶规格是怎样的?请将你设计的扇叶的相关数据填在序号5的行内。
(2)小海的父亲对他说:“生活中电风扇转动的速度都比较快,因此空气流动强度应与风扇的转动速度有关。”针对这个猜想,请你帮助小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来源:10年黑龙江鸡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第30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术课上同学们用橡皮泥捏动物模型时,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课后,他们在实验室选择了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了实验操作。

(1)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由图可知:橡皮泥的质量m =           g;橡皮泥的体积V=          cm3
橡皮泥的密度ρ=            
(3)你能否利用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和物品,结合上述器材(或仅用上述器材),再设计一个测量橡皮泥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写在下面。

来源:10年黑龙江鸡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第29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拔河比赛时大家都尽量选穿新运动鞋,小明猜想这是由于鞋与地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了两只同品牌同规格的运动鞋进行探究(一只鞋鞋底花纹没有磨损,另一只鞋底花纹磨损较大)。

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测出新鞋的重力如表格1所示,按照上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着鞋子在桌面上做            运动,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填入表中。
(2)将新鞋子换成旧鞋子在同一个桌面上重新实验,测出了重力和拉力填在表格1中。由此得出结论:鞋底花纹越深,与地面摩擦力越大。小红认为他的做法不妥,不妥之处是                                                                                                           

表格1
序号
种类
重力/N
拉力/N
1
新鞋
5.7
2.3
2
旧鞋
5.4
1.7

 
(3)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小明采纳了小红的意见,将两个鞋子插在对方中进行实验,得出的数据如表格2所示:
①对比序号           的两组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
②对比序号          的两组实验数据可知,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表格2
序号
种类
重力/N
拉力/N
3
旧鞋插在新鞋中
11.1
4.5
4
新鞋插在旧鞋中
11.1
3.5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右图),看到____________的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______________的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明想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小明完成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小明在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________。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40
30
20
15
10
8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13.5
15
20
30
光屏上没有像
光屏上没有像
光屏上像的大小
缩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4)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___________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长”、“缩短”或“不改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为某晶体的熔化曲线图。则该晶体的熔点为         ℃,图中           (选填“AB”、“BC”、 “ CD”)段为固液共存状态,晶体熔化时是__________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
(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冰的温度/℃
-20
0
0
0
0
10
20
30

冰的状态
固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态
液态
液态

蜡的温度/℃
35.0
40.0
45.0
49.5
54.0
58.3
62.5
66.6

蜡的状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粘稠
变稀
液态
液态
液态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
(3)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4)下图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利用图象分析说明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假定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