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3)如下图丙所示是小华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表是小华在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


路程(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
90
3
 
40
2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用金属片使小车停止,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红对冰加热,她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的记录数据,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_________段是冰的熔化过程,_________段是水的沸腾过程,已知冰的比热容是,在对100g冰加热的前2min内冰吸热_________J。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丽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面上方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再观察水是否沸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完成图中体温计和刻度尺的读数。

①体温计的读数为    ℃;②木块的长度是     cm.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形成的。
(2)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是   ℃。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标准大气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当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也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选填“增大”或“减小”)砝码质量;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    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改变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越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说明电流越       ,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甲的上端是     极;电磁铁   (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      ,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
       调节。
(2)如图甲,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同样钩码       个。
(3)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组成员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见表格).根据       知识,可以知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分析图中       (选填“甲”、“乙”、“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次数



测力计示数/N
2.4
3.1
3.5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吗?
(1)如图所示,是一架托盘天平及砝码盒,其量程是      ;现将这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好,在测量过程中,天平横梁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天平的横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紧接着下一步的操作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小亮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选填“a”、“b”或“c”);温度计读数方法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2)小黄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进行如图3所示的操作,他漏掉的操作步骤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丽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她把蜡烛放在位置A时,光屏应向M点的 测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好后,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 上(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如图1所示,天平左盘中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如图2所示,读数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选填“A”或“B”).
(3)宁宁跑1500m时停表从0走到如图3所示位置,他的成绩是             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