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如果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测得的温度为     ℃。
(2)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   mi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图中三种一起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量筒中水的体积
电压表的读数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吗?
(1)如图所示,是一架托盘天平及砝码盒,其量程是     ;现将这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好,在测量过程中,天平横梁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天平的横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紧接着下一步的操作是     

(2)如图所示,为多用途“演示教学电表”的接线情况,此时它的测量范围是     ,示数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出下图中各实验仪器的示数:

(1)金属条的长度  cm;(2)电压表示数   V;(3)弹簧测力计示数  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甲乙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3)某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        p(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串联的方法 “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电路,其中两容器完全相同,且都倒入了质量相同的煤油,两电阻丝阻值不同。
(1)实验设计利用了能量转化的原理,即电流在做功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2)实验时,利用“转换法”,通过观察                             ,就可以比较电流做功大小。
(3)电路采用两不同阻值的电阻丝串联,目的是使                      ,这是用来研究电流做功跟__________(选填“电流”或“电压”)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       ℃,第7分钟处于           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           ;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        ;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

(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     ;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选择A、B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8cm,则蜡烛B与A相距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篆刻社团的小柯,对篆刻印章的石头的密度进行测量,相关过程及数据如图,则石头的密度为     g/cm3,再将它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石头受到的浮力为     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所测物体的重力为    N;
(2)图2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
(3)图3中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一个      
(4)图4中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     
(2)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     s;
(3)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     ;如图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红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红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的体积     (填“<”、“=”或“>”)混合前体积之和,这说明     如图(乙)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