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 |
C.减小由于估读而产生的误差 |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
在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
A.变大 | B.变小 | C.不变 | D.都有可能 |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沉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um×10﹣6m | B.2.5μm=2.5×10﹣5dm |
C.2.5μm=2.5×10﹣6cm | D.2.5μm=2.5×109m |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0.2kg |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50cm |
C.一同学正常步行时的速度可达到3m/s |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 B.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 D.水在100℃时凝固 |
几个同学在讨论测量时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
B.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
C.只要选择较精确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 |
D.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 |
有2安培的电流通过一电阻器,在一定时间内产生一定的热量Q1;如果电流增加到4安培,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2,则Q2是Q1的( )
A.0.25倍 | B.0.5倍 | C.2倍 | D.4倍 |
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宽度四次,记录结果为:17.39cm、17.42cm、17.40cm、17.41cm,则课本宽度为( )
A.17.41cm | B.17.40cm | C.17.405cm | D.17.42cm |
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
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0”刻度线,把物体的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 |
B.测量估读时,有人估计大些,有人估计小些 |
C.用刻度尺测量时,未能在最小刻度值下面再估计一位数字 |
D.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
B.一节课的时间是45min |
C.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mm |
D.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1.2m/s |
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 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
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
用同一根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不同,这说明( )
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 |
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 |
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 |
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