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物质
物态变化
物质的物理特征
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温度
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蒸发及其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化及液化现象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属性
物质的基本属性
质量及其特性
质量的估测
质量的单位换算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天平的使用
累积法测量微小质量
密度及其特性
密度的大小比较
密度的计算
密度公式的应用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量筒的使用
固体密度的测量
液体密度的测量
设计实验测密度
密度与温度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物理学方法
物理常识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物质结构与物体尺度
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
原子的核式模型
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
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新材料及应用
半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的特点与作用
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的应用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纳米材料的其它知识
运动和相互作用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参照物及其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子的热运动
电磁相互作用
运动和力
时间的估测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估测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速度与物体运动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速度的计算
运动快慢的比较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与图示
力作用的相互性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判断
惯性
惯性现象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力平衡的概念
平衡状态的判断
平衡力的辨别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图象的结合
力的合成与应用
力和机械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稳度和提高稳度的方法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弹力
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重力
重力大小的估测
重力的计算
重心
重力的方向
重力示意图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种类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的示意图
有关摩擦力实验的设计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杠杆及其五要素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分类
力臂的画法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杠杆的应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斜面与轮轴
动滑轮拉力的计算
压强和浮力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压强
压强大小比较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连通器原理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利用平衡法求液体密度
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气压计和抽水机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飞机的升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
浮力产生的原因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浮力大小的计算
浮力的利用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速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回声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人耳的构成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双耳效应
音调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音色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噪声及其来源
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
声音的综合利用
光现象
光源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光线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反射的可逆性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凸面镜和凹面镜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光折射的可逆性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光的色散
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红外线
紫外线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分类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透镜的光路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显微镜
望远镜
生活中的透镜
电和磁
磁性、磁体、磁极
磁化
磁性材料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磁场
磁感线及其特点
地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安培定则及其应用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左手定则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实用电动机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电磁感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交流电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
调制、调谐和解调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移动通信
网络通信
光纤通信
卫星中继通信
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
信息与信息传播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电话机的原理
能量
能量
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能量的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观点的应用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
功的概念
力做功的必要因素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功的大小比较
功的计算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的原理
功的原理的探究实验
有用功和额外功
能量转化的现象
能量转化的应用
永动机
机械能
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机械效率的计算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杠杆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功率的概念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功率大小的比较
功率的计算
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功率的测量实验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大小的比较
势能大小的比较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动能的影响因素
势能的影响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
动能与势能的应用
机械能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守恒条件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内能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热量的概念
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热量的计算
分子间的作用力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
热机
热机的效率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有关热机的计算
蒸气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的原理
分子的运动
扩散现象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电流与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静电现象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物体带电现象
正电荷与负电荷
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电量及其计算
等效电路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电流的形成
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电流的大小
电源及其能量转化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导体
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金属导电的实质
电路的组成
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电路的三种状态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的使用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电流表的连接
欧姆定律
电压
电压的测量仪器
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电压表的连接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电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
伏安法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连接
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
测电笔的使用
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
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
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安全用电原则
电路的简化与计算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电路图设计
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与电能
电功的实质
电功与电能的计算
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电功的测量
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电功率的计算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实际电压
实际功率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焦耳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电能的输送
家用电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
能源的分类
新能源
核能
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核聚变
核裂变
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的转化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
太阳能的其他相关计算
能源革命
能源危机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理想能源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火箭
超纲知识

小金学了浮力的知识后,想制造一台浮力秤,他将一段密度为 0 . 5 × 10 3 千克 / 3 ,粗细均匀的木料,先进行不吸水处理,再将其竖立水中,如图所示,这段木料长为40厘米,横截面积为0.1米 2 ,其上表面可以作为秤盘 ( g = 10 / 千克),问:

(1)质量为0的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

(2)距离上表面10厘米处的刻度对应的质量为多少?

来源: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U 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盛有某种液体的玻璃杯中。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 g 10 N / kg ) U 形管压强计中的液体为水,求:

(1)液体的密度。

(2)体积为 60 c m 3 的小球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来源: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如图甲是使用汽车从湖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 v = 0 . 2 m / s 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设 t = 0 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绳重和滑轮的摩擦, g 10 N / kg 。求:

(1)重物露出水面前,汽车拉重物的功率;

(2)湖水的深度;(整个过程中,湖水深度不变)

(3)圆柱形重物的密度。

来源:2017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 AG 600 如图所示,该飞机蓄满水后总质量 53 . 5 t 。为检测飞机性能,先后进行了模拟灭火和水面滑行测试。在灭火测试中:飞机盘悬在火场上方 150 m 处,将所蓄水分次投下,每次投水 200 kg ,用时 20 s 到达地面。在水面滑行测试中:飞机在水平面上以 10 m / s 的速度沿直线匀速滑行了 60 s ,若飞机发动机牵引力的总功率始终保持 2 . 5 × 10 6 W (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 10 N / kg )

(1)飞机蓄满水静止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

(2)每次投下的水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飞机在水面沿直线匀速滑行时,飞机所受的牵引力。

来源: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该舰标准排水量为5万吨,可同时停放36架歼﹣15舰载机,每架舰载机质量为25吨,g=10N/kg。求:

(1)在标准排水量时,航母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2)航母在某海域训练,此海域的海水密度1.02×103kg/m3,当36架舰载机全部飞离航母后,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少了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来源: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我市为了净化市区空气,环卫工人每天定时驾驶洒水车对市区道路洒水(如图)。下表是该洒水车的相关数据。已知水的密度为 1 . 0 × 10 3 kg / m 3 g 10 N / kg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空车质量

水罐容积

装满水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额定功率

6 t

3 m 3

0 . 6 m 2

100 kW

(1)该洒水车装满水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若水罐内有一漂浮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1 . 5 × 10 - 2 m 3 ,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各为多大?

(3)该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 2000 m 用时 4 min ,试计算此过程汽车所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来源:2018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如图,底面积为 100 c m 2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足够多的水,在水面上有一体积为 4 . 5 × 10 4 m 3 的冰块,冰块内含有质量为 60 g 的物体,冰块有 1 15 的体积露出水面。 ( ρ = 0 . 9 × 10 3 kg / m 3 g = 10 N / kg ) 求:

(1)冰块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是多少?

来源:2016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常规动力潜艇具备先进的通讯设备、武器、导航等系统和隐蔽性强,噪声低、安全可靠等优异性能,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海水的密度近似为 1 . 0 × 10 3 kg / m 3 g = 10 N / kg ) 。求:

排水量

水上 2250 t ,水下 3000 t

最大潜水深度

300 m

最大航速

水上 30 km / h ,水下 36 km / h

最大输出功率(水下)

3000 kW

(1)潜艇在水上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在水下行驶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2)潜艇由水下某位置下潜到最大潜水深度处,潜艇上一个面积是 400 c m 2 的观察口受到海水的压力增大了 4 × 10 4 N ,则潜艇原来位置的深度是多少?

(3)潜艇在水下以最大输出功率匀速行驶 1 h ,发动机输出的能量是多少?若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 80 % ,潜艇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 f 是多少?

来源:201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 0 . 1 m 的正方体物块 A ,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30 cm 时,物块 A 3 5 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10 N / kg ) 。求:

(1)物块 A 受到的浮力;

(2)物块 A 的密度;

(3)往容器内缓慢加水,至物块 A 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此时弹簧对木块 A 的作用力 F

来源:2019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小军发现一个质量为 、不吸水的新型圆台体建筑材料,他只有量程为 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重为 、底面积为 的薄壁容器 内盛有 的水,容器 置于水平地面,当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竖直向上的拉力 ,此时材料浸没在水中静止且未触底。求:

(1)材料受到的重力;

(2)材料未放入前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材料的密度。

来源:2021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B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将密度为0.6×10 3kg/m 3、高度为8cm、底面积为20cm 2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底面积为100cm 2水平放置的容器中。(水的密度为1.0×10 3kg/m 3,g取10N/kg)

求:(1)没加水时,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2)向容器内加水,当水加到3cm深时,求容器底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大小;

(3)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水深为6cm时,求圆柱体竖直静止时,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圆柱形溢水杯,它自重7N,底面积为300cm2,溢水口距杯底的高度为12cm,溢水杯中盛有高为10cm、质量为3kg的水。现将一体积为1000cm3、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铝块缓慢浸没入水中,不计溢水杯的厚度。求:

(1)铝块放入水前,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2)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来源: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如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 0 . 02 N ,横截面积为 0 . 5 c m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分析,若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细胞  

(2)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

(3)当储水盆内盛有密度比水大的营养液时,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多大?

来源: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边长为 10 cm 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比为 2 : 3 ,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上表面放一重为 2 N 的小铁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求:

(1)图甲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

(3)图乙中木块下表面所受压强的大小。

来源: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F 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 h 的关系如图乙。 g 10 N / kg ,水的密度是 1 . 0 × 10 3 kg / m 3 .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中等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