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小锦小组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

(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他将杠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到最大限度后,杠杆左端仍有轻微下沉,这时他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是他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个情境,接下来他在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相同的钩码,并将左端钩码移到左端离支点第三格处,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将右端钩码移动到右端离支点第  格处。

(3)通过不断改变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记录各次实验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其他小组交流后,他们又做了如图乙、丙、丁三次实验,其中  图所示实验能直接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

来源:2017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小明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他这种做法的不足是  。经老师提醒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如图(乙),若将A、B两点下方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  (选填“仍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可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时,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大小将  

来源:2017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  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  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画出此时力F的力臂。

来源:2016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3-0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   

(2)杠杆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杠杆 B 点挂3个相同的钩码,可在杠杆的 D 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就可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保持 B 点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 l 1 和动力 F 1 的数据,绘制了 l 1 - F 1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 l 1 0 . 6 m 时, F 1    N

来源:2016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   牛,读数为   牛。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为了能直接读出力臂的数值,应使杠杆在   位置保持平衡。

来源:2017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0-12-1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用来测量力的仪器是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应使杠杆在   位置保持平衡;"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选电源电压应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来源:2020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在要完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前,需要把杠杆在水平位置调整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图中 A 点位置需挂   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水平平衡。

(3)若图中 B 点位置不挂钩码,而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力 F ,请画出 F 对应的力臂 l

来源:2018年青海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   对实验的影响;

(2)如图1所示,是已经平衡的杠杆,若在两侧的钩码下再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会失去平衡,那么只需将   (选填下列序号),杠杆就会重新平衡;

①左侧钩码向左移动4个格 ②2右侧钩码向左移动2个格 ③平衡螺母向左适当调节

(3)小明改用弹簧测力计做实验,如图2所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 N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每个钩码 0 . 5 N )

来源:2018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宁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小宁先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  

(2)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平衡后,小宁在杠杆的左端处挂3个相同的钩码,在杠杆右端处挂2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于是小宁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即.他这样得出结论存在的不足是:  

(3)在(2)的基础上,如果小宁将两处的钩码同时去掉1个,那么杠杆在水平位置能否保持平衡?  

(4)如图乙所示,小宁去掉了处挂的钩码、改在处用弹簧测力计直向上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下它的示数;若小宁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倾斜,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相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2017年宁夏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杠杆右端偏高,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在左侧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在右端竖直向下拉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

(3)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中的虚线(斜拉)位置时,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F,应将钩码向    移动适当的距离。

来源: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需记录动力、动力臂、   和阻力臂,为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应使杠杆在   位置保持平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能够找到   像的位置 (选填"实"或"虚"),采用   作为平面镜。

来源:2016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      个.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    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平衡,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学生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   (   )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停止时左侧下沉,此时杠杆处于    (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使杠杆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序号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1
2
4
2
4
2
4
6
3
8
3
 
8
4
6

①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所示如图乙所示,则动力F1=          N
②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3)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的镊子应用了该实验中的第   次实验原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调节平衡时,应该使它在    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整(填“右”或“左”)。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    ,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   
(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   
(4)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甲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
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    同学。原因是    同学的结论部分仅从部分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实验数据都满足他总结的结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