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下列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B.

C.D.

来源: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图中,物体长度是   cm ;温度计示数是   ° C

来源: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 C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a)

温度 / ° C

(b)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来源: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对此进行了研究,他用圆底玻璃茶壶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测量壶内水的温度和壶旁声音的强弱,观察与测量结果记录表中:

水温

t / ° C

20

40

60

70

80

85

90

95

声强

/ dB

37.5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现象

壶底有极少微小气

壶底有少量微小气

有少量微小泡产生

少量气泡上升

上升起泡增多

大量气泡上升

水面有气泡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沸腾,水在壶内上下翻腾

如图所示,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C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温度为   ° C 时,响度最大,在此温度之前,响度变大的原因可能是  ;对“开水不响”这句话新的理解是  

来源:2017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

A.B.C.D.

来源: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图乙中温度计放置正确的是  

(2)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  

(3)如图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水的沸点为   ° C

(4)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减少加热时间,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 .加大酒精灯火焰   B .用初温较高的水

C .增加烧杯中水量   D .给烧杯加温。

来源: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 A ”或“ B ) :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C

(3)在水温升高到 90 ° C 后,小明每隔 1 min 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 3 min 后停止读数;

时间 / 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 ° C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 7 min 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 C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图(选填“ C ”或“ D )

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来源:2016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水温升高到 90 ° C 后,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几分钟后停止读数,图乙为第 3 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请你帮她读出示数并填入表格中。

时间 /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 ° C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2)根据表格中数据,小华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 C ,此时大气压可能是  (大于 / 小于 / 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如图丙中 A B 所示,其中  图是在第 5 min 的气泡的变化情况。

(4)在这次实验中,小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回答出一条即可)

(5)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利用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00 g 的水温度由 90 ° C 上升到 98 ° C 吸收的热量是   J .(水的比热容 c = 4 . 2 × 10 3 J / kg C} )

来源:2016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 2 ° C ~ 102 ° C ”和“ 20 ° C ~ 102 ° C ”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 200 mL ,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 % )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 ° C )

0

2

4

6

8

11

15

18

17

1 . 8

0 . 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来源: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6-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可以超过它的量程

B.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左盘

C.使用电流表时,应使电流从“ +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

D.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应马上读数

来源: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 1 )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 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 90 ° C 时,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为   ° C ,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来源: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对 100 g 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 时间图象,根据图甲和图丙图象可知: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C

(2)在 BC 阶段中 C 点处物质的内能   B 点处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理由是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 BC 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 的热量 [ c = 2 . 1 × 10 3 J / kg C} c = 4 . 2 × 10 3 J / kg C} ]

(4)由丙图可以看出 AB CD 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 CD 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来源:2017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中描述的是迷糊教授用仪器做实验的情景,请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每项只指出一处错误即可)

  ;②  ;③  ;④  

来源: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电流表的示数为   A .温度计的示数为   ° C

来源: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烧杯和试管中均装有适量的水。

(1)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这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 C

(3)小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并未沸腾,原因是试管中的水             

(4)小明将试管取出,分别给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加热,使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则          (填“ a ”或“ b ”)图象代表试管中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5)由图象可知,实验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             (填“低于”或“高于”)标准大气压。

来源:2019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物理试卷
  • 更新:2021-05-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