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
(3)该物质的密度是           kg/m3
(4)在C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5)在C步操作中,若因铁砂较少,全部倒进并反复摇动后,没有完全覆盖颗粒, 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偏       (选填“大”或“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中:
(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的沸腾
(2)图(C)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的实验顺序是: 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的位置(选填“A”或“B”)

(3)水沸腾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水的底部形成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逐渐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继续加热水温度       
(4)图(D)是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        ℃,图(E)是3名同学画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图。由此可知水的沸点为      ℃。
(5)加热过程中发现水沸腾时所需时间较长,为了加快水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两种可行的措施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2
86
89
 
96
96
96
96

(2)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3)由上表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4)小凡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7(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4)实验初步结论:石蜡熔化时吸收热量,                     。
冰熔化时吸收热量,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填“A、B、C、D”)图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小组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1)有一位同学用自己调好的托盘天平 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                                      
(b)                                      
(2)经老师指正过后,重新操作如下: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盐水,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97g;

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量筒中的盐水体积如图(a)所示,则盐水体积为V=         cm3
③如图(b),称出烧杯和烧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g;由此算出量筒中盐水质量m=          g;
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g/cm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准备多套“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1)小明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数据可知,小明选择的是     (甲/乙)图中的装置.  

(2)小莉、小华都选用了另外一种实验装置,她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丙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线,其原因是实验中她们所用水的         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华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 (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 体积如图丙所示,零件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推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关于 “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讨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方案: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c.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d. 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
(2)为了研究实验中食用油残留对测量结果的具体影响,老师做了如下实验: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规格
500ml
250ml
100 ml
50ml
空杯质量/g
146
100
46
34.5
杯和剩余油的质量/g
151
103
48.5
35.8

若小明实验使用的是100 ml的烧杯,则小明测量质量的数据需要   (选填“加”或“减”)   g,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写出改进后的测食用油密度的方案: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c.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所示,

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是:首先将游码归零,接着调节           使           平衡.
(2)若水平放置的没有调节好的天平,分度盘指针偏右时,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 偏小”或“ 准确”)若水平放置的天平在调节时忘记游码“归零”,则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 偏小”或“ 准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小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              __          
(2)小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接下来,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该液体的体积为        
(3)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3;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min
0
1
2
3
4
5
6
7
/℃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同学分别在甲乙两地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甲地同学正确操作并记录的数据
如下表: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98
98

 

 

 

 
由此可知:甲地当时的大气压比一个标准大气压      ( 选填“高”或“低”);乙地同学实验中发现当温度计的示数为99℃时,水正在沸腾。由此可知:    地(选填“甲”或“ 乙”)海拔高度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到淀粉厂参加社会活动发现,收购员在选购马铃薯时,总是先把一定量的马铃薯洗干净称一称,然后再将这些样品放在水中称一称,两次称量差值越小,他给的收价就越高。这里包含什么道理呢?
小明从互联网上找到一张表格大致反映了马铃薯的相关信息:

马铃薯标号





马铃薯的密度ρ/(g·cm3)
1.08
1.10
1.12
1.14
1.15
所含淀粉的百分率(%)
14.0
18.0
22.5
26.5
29.0
收购价(元/kg)
0.40
0.44
0.50
0.60
0.80

(1)通过对这个表格数据分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小明同学选用托盘天平、小刀、刻度尺等器材,测定马铃薯的密度。
①用小刀将马铃薯削成边长为4cm的正方体。

②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    处,天平指针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写字母代号)。
A.向右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B.向右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马铃薯放于左盘,向右盘添加砝码
③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往左盘放入削好的马铃薯;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马铃薯的质量是  g,密度是  g/cm3
(3)选择这张表格中第几号马铃薯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    请说明判断依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凋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于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  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  量是    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    g/cm3
(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物质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