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三峡》,完成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重岩叠嶂( ) (2)飞漱其间( )
(3)良多趣味( ) (4)属引凄异( )
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忘操之拔山倒树而来 | B.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
C.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 | D.物外之趣春冬之时 |
翻译下列各句。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中的画线句,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你能写出有关“三峡”的两句诗吗?
古文阅读,回答小题
伤 仲 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划分句子节奏
余 闻 之 也 久。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2)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翻译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作者想向我们阐明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于园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解释下列划线字
富人于五所园也( ) 非显者刺( )
重檐翼馆 ( ) 遂以名楼 ( )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 )
富人于五所园也( )
遂以名楼( )
以实奇 ( )
翻译下列句子
(1)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翻译:
(2)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翻译:
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能扣住园中的景物特点展开具体的描写。文中哪个词语能概括园中景物的特点?扣住这个特点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具体介绍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文的作者是唐代 。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惟吾德馨(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往来无白丁( )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下列各组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
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C.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
D.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南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僧哉?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贫者自南海还( ) ②越明年( )
③西蜀之去南海 ( ) ④富者有惭色( )
下列句中的“之”与“吾欲之南海”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读之竟日 | B.事列神仙之传 |
C.至之市 | D.蔽林间窥之 |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停一处)。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僧哉?
(2)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阅读《桃花源记》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②便要还家( )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④便扶向路( )
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逢桃林→ → 。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俄而百千人大呼(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曳屋许许声 ( )
翻译句子(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全文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依次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 (2)
(3)
文中除正面描写口技人表演外,还运用哪些侧面描写?结合文意说说这些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下面哪个词语用来形容上文描写的口技表演最恰当?( )
A.栩栩如生 | B.惟妙惟肖 | C.足以乱真 | D.生动逼真 |
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小题。(共11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安定。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4分)
(1)便要还家: (2)来此绝境
(3)咸来问讯 (4)诚不可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请你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荫。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裨(bǐ):使。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⑴凄神寒骨( ) ⑵从小丘西行( )
⑶不可名状( ) ⑷悄怆幽邃( )
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潭西南而望而子敬先亡 | B.为之怅然心乐之 |
C.为之怅然为坻,为屿 | D.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 |
翻译下列句子。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⑵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① ② ③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① ,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 ②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 ②
与“太祖常劝以读书”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B.遂以名楼 |
C.俱以假山显 |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选文中的“手不释卷”一词表现了赵普晚年读书的刻苦,你能再写两个表现读书刻苦的成语吗?
例举赵普奏荐人才时的一处细节描写,并说说它表现了赵普什么样的性格。
细节描写:
性格:
《核舟记》与《士人画鼠》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①佛印绝类弥勒 ( )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③逮举轴 ( ) ④令怪之,黎明物色 ( )
下列句中的“之”与“左臂挂念珠倚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B.无丝竹之乱耳 | C.持就火炀之 | D.至之市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⑴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⑵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甲乙两文同是表现艺术的精湛,但表现手法不同,说说乙文是怎样表现画作的逼真的?
文言文阅读 犯 日 忌 柳宗元
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②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③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 ,阖门④,撤瓦灌穴,购僮⑤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①畏日:怕犯忌的日子。②椸(yí):衣架,晾衣竿。③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④阖(hé)门:关闭门户。⑤僮:仆人
对下列每组句中划线字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爱鼠,不畜猫犬。(畜:饲养,喂养) | B.购僮罗捕之。(购:购 买) |
C.以为己生岁直子。(直:通“值”,遇到,碰到) | D.且何以至是乎哉?(且:究 竟) |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
B.饱食而无祸。长跪而谢之曰 |
C.夜则窃啮斗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D.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永州某氏之所以对老鼠“恣鼠不问”,任由老鼠妄为,是因为他出生于鼠年。 |
B.后来居住的人千方百计捕杀老鼠,是因为他认为老鼠是盗吃食品、糟踏物品的坏家伙,必须彻底消灭。 |
C.某氏时,他家的老鼠“饱食而无祸”;后来,它却落得“杀鼠如丘”的下场,这是采用对比的写法,意在告诉我们放纵猖獗、祸害别人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 |
D.这是一则寓言,作者借老鼠喻“祸害他人的人”,其寓意是:让我们对那些危害百姓的坏人坏事决不能姑息纵容妥协,一定要坚决打击。 |
翻译句子
①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上文《犯日忌》)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二章》)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项籍字羽。 ④睨:斜眼看。
解释下列划线词字的意思。(4分)
(1)忿恚尉 ( ) (2)尉果笞广( )
(3)使公及恒楚将 ( ) (4)恒楚亡在泽中 ( )
选出下列划线的字与“后则为人所制”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为坛而盟 | B.籍为裨将 | C.吴广为都尉 | D.而二虫尽为所吞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
(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3)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译:
[甲]文中的陈涉和[乙]文中的项梁特点都很鲜明,你更喜欢哪一个人,为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题目。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为归?
[乙] 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或异二者之为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朝廷方治朋党 (4)若得为范公党人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安求其能千里也 | B.不以物喜以光先帝遗德 |
C.质何敢望之先达德隆望尊 | D.闻者为之缩颈鸡犬相闻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志向?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中的王质是否称得上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并请说明理由。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下列句中的“于”和“暴师于外十余年”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苛政猛于虎 | B.余将告于莅事者 |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下面关于本语段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蒙恬的先辈是齐国人,在其祖父这一辈才从齐国到秦国去的。 |
B.蒙恬早年并非是将军,后来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 |
C.秦始皇非常推崇蒙氏一族,对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都很信任。 |
D.蒙恬和他的士兵曾在外东征西讨了十余年,最后才在上郡安定下来。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自齐事秦昭王 ②大破之
③据阳山,逶蛇而北 ④信任贤之
翻译下列句子
(1)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2)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