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①,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②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③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节选自《国语·周语上》)
【注】①卫巫:卫国巫师。②弭:止息。③原隰(xí):宽广低湿的平地。衍沃:平坦肥沃的土地。
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国人谤王 (4)口之宣言也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为民者宣之使言 |
B.所欲有甚于生者衣食于是乎生 |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
D.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
用“∕”线为下列两个句子标上正确的停顿。(每句标两处)
①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② 是 故 为 川 者 决 之 使 导,为 民 者 宣 之 使 言。
翻译
①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甲】选段所要阐释的观点是 。
选段【乙】中厉王“弭谤”的方法是 。邵公认为“弭谤”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以上均选用文中适当的词语或短语回答)
【乙】文中邵公“谏”厉王“弭谤”时所用的说理方法是与【甲】文所用的论证方法一样的,即都采用了 说理的方法。【乙】文中“ ”、“ ”、“ ”
三个短句非常简略而形象地刻画厉王的暴虐昏庸。最终厉王因不听劝谏而落得个“ ”的下场。
10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①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②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③食盐。食已口爽④,返为其患。
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至于他家(愚人) | B.更为益盐(增加) |
C.况复多也(再) | D.返为其患(通“反”) |
翻译下列句子。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这则短文说明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1)不能称前时之闻( ) (2)受之天也( )
(3)贤于材人远矣( ) (4)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翻译下列句子。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⑥两枚,次供猪脔⑦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⑧,惟啖⑨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盛馔(zhuàn):准备丰盛的饭菜。④果蔬:泛指果品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胡饼:烧饼。⑦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⑧箸:筷子。⑨啖:吃。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⑴ 因谒公 ⑵ 觉饥甚而不敢去 ⑶ 其人已心怪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 策之不以其道
⑶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②不充,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①适:嫁 ②馕粥:稠粥 ③昃(zè)太阳偏西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既长,知其世家 ②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③往往馕粥不充 ④日昃始食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之南都,入学舍 | B.遂大通“六经”之旨 |
C.方为秋田之害 | D.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翻译句子。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请你在文中找出一句表现范仲淹生活或学习艰苦的句子,并谈谈从范仲淹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罴说 柳宗元
鹿畏貙①,貙畏虎,虎畏罴②。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③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惑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④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①貙(chū),兽名。②罴(pí),兽名。③罂(yīng),瓦罐。④捽(zuó)搏挽裂,揪住撕裂。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字义。
①伺其至: ②为鹿鸣以惑其类:
③趋而至: ④因为虎而骇之: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从这则寓言故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课外文言文阅读
李厚不媚上意
永乐初,京中密察民俗甚严。有坐①童孙殴祖母狱者,刑部主事李厚鞫②其情。以童稚无知,非真有所殴也。上疏请恤,不听,继之以泣。明日,太宗皇帝以箸面试其童,曰:“能识左右,何谓无知?”遂谪厚为安南掾③。厚忻然④就道,曰:“吾岂敢附死狱以媚上邪?”厚在安南三年,上感悟,复召为吏部主事。
(选自《于冬序录摘抄》)
【注释】①坐:定罪。 ②鞫:(jū)审讯,审问。 ③掾(yuà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 ④忻(xīn)然:高兴的样子。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坐童孙殴祖母狱者( ) ②不听( )
面对小童与祖母这件事,李厚与皇上的态度截然不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二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眼中的李厚具有怎样的美好品质?
课内文言文阅读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 。
解释划线字。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 (2)策之不以其道( )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 (4)执策而临之 ( )
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读全文,谈谈此段在文中的作用。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文章第三段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个排比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季文子(即鲁国大夫黄越)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麤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麤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亦愿之(代妾衣帛、马食粟) | B.然吾观国人(这样) |
C.吾是以不敢(因此) | D.使为上大夫(成为,当) |
“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
A.别人恐怕会认为你儿子喜欢这样做,并且不愿为国增光吧! |
B.别人大概认为你喜欢这样做,将不会为国增光吧! |
C.别人恐怕会认为你儿子吝啬,并且不愿为国增光吧! |
D.别人大概会认为你吝啬,并且不能为国增光吧! |
下列对季文子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季文子先后辅佐了两名国君,地位很高,但是他的妾不穿丝绸,马不吃饲料。 |
B.季文子关心国人,能与低层民众同甘共苦。 |
C.季文子认为应该凭高尚的德行为国增光。 |
D.季文子认为能够改正错误的人是可以重用的。 |
翻译
①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躬耕于南阳(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约己爱民( ) ④悉仰于官 ( )
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
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建议是 ,乙文中与此建议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这些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3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①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②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③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子:你。 ②长:掌管、统治。 ③走:跑
解释文中划线字词
(1)子无敢食我也:______________ (2)是逆天帝之命也:______________
(3)虎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 (4)故遂与之行:_________________
选出与“故遂与之行”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忘操之 | B.物外之趣 | C.是吾剑之所从坠 | D.至之市 |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文中的寓言故事,后人概括出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阅读课外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①或曰:“从土里生成。”( ) ②其人固执己见( )
③已而遍问十人( ) ④驴则付汝( )
翻译句子
请与子以十人为质。 。
楚人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此人固执己见,难以进步。但是,从这句话中能看出他还有一个优点,请说出这个优点。
楚人因对姜一无所知而闹出笑话,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跋李庄简公家书 陆游
李光①罢政归乡里时,某②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谈终日。每言秦氏③,必曰:“咸阳”,愤切慷慨,形于辞色。
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④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
【注释】①李光:宋高宗时任参知政事等职。②某:陆游自称。 ③秦氏:指秦桧。
④赵相:即赵鼎,宋高宗时宰相,因反对和议遭贬。
下列句中的“于”与“形于辞色”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苛政猛于虎也。 |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C.余将告于莅事者。 | D.积于今六十岁矣。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陆游20岁那年,李光大人在政务繁忙中还抽空来拜访我的父亲,整天促膝畅谈。 |
B.每当谈到秦桧的时候,李光脸上便露出愤怒慷慨的样子。 |
C.从选文来看,李光是一个刚毅不屈之人。 |
D.在这篇文章中,陆游表达了对李光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悲忧出涕:_________ ②方言此时:
③虽徙海表:_________ ④皆足垂范百世: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①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 若云兴霞蔚 (2)恒自梢至根
(3) 人或怪之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下列句中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 | B.孔子云:何陋之有 |
C.谢安深重之 |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2)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
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 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