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向阳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
向阳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
经常 |
有时 |
很少 |
没有 |
百分比 |
5.9 % |
52.9 % |
35.5 % |
6.7 % |
解决方式 |
对父母说 |
对同学说 |
对老师说 |
不说 |
百分比 |
23.6 % |
35.5 % |
5.9 % |
35 % |
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根据以上结论,结合自己的体会,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星期天,小悦到齐齐哈尔市扎龙保护区去玩,途中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扎龙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悦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悦听了,不解的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想想小悦听了老大爷的话会怎样呢?试着描述出来。
如果你是小悦,你准备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以“小悦”事件为契机,班级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左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
问题探究: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莱————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
上网时间、年龄 |
上网目的 |
|||||
调查项目 |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
10岁以前“触网” |
聊天交友 |
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 |
玩网络游戏 |
学习、写日记博客 |
所占比例 |
82.9% |
70.4% |
61% |
29.1% |
49.8% |
40% |
58.3% |
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材料二:手机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好玩,它占据人们越来越多时间,侵入你我的生活。不单是成人机不离身,还有不少中学生也成了十足的“手机控”。他们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一下课就掏手机;上课低着头聚精会神盯着桌面或胸前看的是手机;深夜在被窝里,更是打电话、发短信、QQ聊天、看手机版网络小说……
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以上材料引自互联网)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
结合材料二,给 “手机控”下定义。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
观察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内容,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漫画寓意,80字左右。
仔细观察下面《到底该哪班扫》这幅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寓意,70字左右。
综合性学习
为了研究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赵明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对城乡213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三则材料是调查结果。读后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14部推荐名著阅读情况:阅读人数居前五位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水浒》和《格林童话》。
材料二: 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
原 因 |
人 数 |
所占比例 |
A.找不到书 |
70 |
33% |
B.没时间 |
105 |
49% |
C.不喜欢 |
38 |
18% |
材料三:除推荐名著外,还有很多作品深受同学们喜爱。阅读人数高居第一、二位的,分别是《三国演义》《红楼梦》,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阅读了《呐喊》和《聊斋志异》。在外国作品中,《汤姆·索亚历险记》《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是最受欢迎的三部。
材料一中的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仿照下面的例子,对材料二的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选
说明:
分析:
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小华请求你帮助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
八年级时我们曾作过“假如我是导游”的口语交际训练,本学期我们又学习了《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解说词,现在请你根据下面的“桂林山水”图,写一篇60-100字的解说词
(帮帮你:(1)可以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写。(2)要配合画面,着眼于解说画面,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但不宜过分发挥;(3)应该口语化,使人一听就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象,把画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要求:①用语简明,能反映画面内容,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不含标点);②补充完整后的对话能赋予该漫画讽刺的意味。
(1)母: 该睡觉了! 子:
(2)母: 子: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
主持人:② ?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