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妖(ráo)佝(lǚ)尽职守(kè)
B.凿(ruì)扶(yè)成吉思(hán)
C.落(yǔn)田(bǔ)一黄土(póu)
D.忐(tǎn)褓(qiǎng)气吞牛(dòu)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取缔骸骨红装素裹心无旁骛
B.亵渎狡黠孤军愤战人情练达
C.凌驾诘问中流砥柱温声细雨
D.缄默口决黎明百姓重蹈覆辙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次“学雷锋 献爱心”跳蚤市场举办得如此成功,都要归咎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B.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现身说法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气势恢宏,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C.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品通过叙述“我”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揭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变态心理。
D.鲁迅小说《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品里,回忆中的“故乡”充满童趣,现实中的“故乡”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生计,而理想的“故乡”在探寻的朦胧中。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令人垂涎欲滴的地方美食,饱含异域特色的风土人情,拨动着每个中国人。
B.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
C.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帐,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D.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充分证明了今年来我国青年业余歌手的演唱水平有所增加。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观刈麦》)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 刘方平)
           ,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分点概括“文明出游,入乡随俗”的三条小建议,每条不超过8个字。
在境外的旅游大巴上,如果需要喝水,就喝瓶装水,并且不要吃汉堡、薯片等有味道和容易发出声响的食物。其实,除了在大巴上要注意这类问题外,在境外地铁、公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一般也规定不能饮食,有些还设置了惩罚规定,一旦违规被发现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最好主动遵守。
公共场所的环境是靠每个人自觉维护的,一个人不注意就会给整个环境造成不和谐的音符,不少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仅破坏了环境,也惹来别人的厌恶。还有境外媒体曝光中国人排队喜欢习惯性地挨着。其实,在国外,这会让前后挨着的人觉得不舒服,会被认为是侵犯了隐私。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找到池塘边,向山路上赶。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角落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土壤……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的那些花儿
北方的隆冬时节,一朵小花悄悄地开放了,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
那一天,我走过长廊尽头,不经意地一瞥,(A)发现了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不由得分外惊喜,停下脚步认真地审视起来。那是一棵很不起眼的四季红,两枝纤纤瘦瘦的细茎弱不禁风,几片稀稀疏疏的叶子黄绿参半,如果不是这朵小花依旧在枝头从容地绽放,我会以为它早就进入了休眠期。
说它是一朵小花,一点都不过分。那柔柔弱弱的一小朵,也就比拇指盖大那么一丁点,看了直让人有一些疼惜的感觉。但是,在我眼里,它是那样的柔情和妩媚——层层叠叠的粉红色花瓣团团围绕着舒展开来,中间是一柱金黄酿就的蜜一般甜润的花蕊。窗外寒风凛冽,冷雪纷飞,它就那么孤独而淡定地挺立在向北的窗前,全然没有因为弱小而放弃自己盛开的权利。
弱小,但不是弱者;不为争艳,只为盛开,是这朵小花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角落里的这棵四季红,牵动了我记忆深处另一段关于花的往事。
那一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丈夫不知从哪里搬来一盆很大的杜鹃花。当我从寒风中踏进家门的一刹那,扑面而来的暖意和那一树热烈浓重的殷红,就像一簇红通通的炉火,燃烧着冬天的萧条和冷漠。于是,被寒冷禁锢的心,因了这份意外的美丽,立刻变得舒缓而轻灵。
原来,鲜花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使,它会在一瞬间改变我们的感官和心情,让我们的视觉透过纷纷扰扰的尘世而更加丰盈和感动。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精心呵护,犹如守望着一树繁华绮丽的梦。
杜鹃花次第开放,一连开了两个多月,花事最浓的时候竟然同时盛开了三十几朵。这期间那些花儿就像盛开在我心中,让我的心境鲜活美丽而又充满柔情。
也许是真的应了那句老话:好花不常开。
那一天,我在为杜鹃花洒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几个花骨朵还没有开放便已经开始枯萎了。我的心隐隐作痛,那是一朵朵崭新的生命啊,为什么还没来得及展示自己的容颜,便夭折在无言的岁月中?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沮丧地发现,那些未开的蓓蕾一个个凋落,叶子也开始萎黄。当花儿落尽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忧伤深深地刺入心底,我暗自叹息,为什么美丽总是如此短暂!
丈夫说,你喜欢,我再弄几盆回来就是了,没必要这么多愁善感嘛!
我谢绝了,并发誓不再养花。那盆黄叶斑驳的杜鹃花被我搬到了阳台的一个角落,偶尔闲来无事,也会给它浇上一些水。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窗外已是一片新绿。那一天,我在收拾阳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那棵杜鹃花的枝头,竟然顽强地挺立出一朵嫣红的小花,而花树的周围却是落叶满地!
我禁不住惊叹,它是拼尽了怎样的心血,才凝聚出最后这一抹殷实的色彩啊,(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我相信,花儿不言,却是有思想、有意志的。正因为每一朵花只能盛开一次,它们才懂得,即便没有人欣赏,也要竭尽所能,让自己的生命做一次最完美的演绎。
呵!我的那些花儿,我生命中一个个温婉而又美丽的情结……
文本写了四季红和杜鹃花两种花儿,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写出“我”谢绝了丈夫的提议,“并发誓不再养花”的原因。                                                                            
文中划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A.那粉粉嫩嫩的一小朵花,正芳心半卷,袅袅娜娜地羞涩着盛开。
B.那种对生命不舍的隐忍和追求,凄美得仿佛能让人听到它簌簌开放的声音。
请分析以《我的那些花儿》为题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⑤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⑥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⑦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⑧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选自2013.5.27《人民日报》)
文章开头段提到埃及卢克索神庙,结尾提到雅典阿波罗神庙,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第③段中作者说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应该怎么理解?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一)
纪昌者,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①。三年之后,虽锥末到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氂②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③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④:“汝得之矣!”
(二)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⑤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⑥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①牵挺:织机上的牵引机。②氂(máo):牛尾毛。③浸:渐渐。④高蹈:跳起来。拊(fǔ):拍。⑤小奚:小书童。⑥牡下:关门。牡:门闩。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贯虱之心,而不绝(悬挂) B.以目牵挺(盯着看)
C.及半,小奚(摔倒) D.速进,则(关门)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天下之躁急自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南面望之人不知不愠
C.学射飞卫每假借藏书之家
D.汝得矣没当余从师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三年之后,虽锥末到眦,而不瞬也。
                                                                          
②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这两则故事所包含的道理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重阳节登高所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②潦倒:犹言困顿,衰颓。③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诗人“苦恨”的原因是什么?
                                                                          
本诗的三四句是千古名句,写景抒情极为传神,请作赏析。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生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世界的海伦∙凯勒,当她开始触摸自然、学会了“父亲”等单词、理解了文字的奥秘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并以其惊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幸福是早晨的问候,幸福是阳光的温暖;幸福是情意的雨露,幸福是花香的追求;幸福是迷茫时的顿悟,幸福是执着中的创造……
请以“我的幸福”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来源: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