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L湖是新疆最大淡水湖,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图为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关于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冬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L湖沿岸有芦苇分布,图中四地面积最广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是西非国家科特迪瓦的经济基础。其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可可和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6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科特迪瓦南部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沙尘暴
B.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布瓦凯市水资源短缺严重,其缺水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势较高 B.气温较高
C.降水稀少 D.降水变率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借助大力推行“三退三还”(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等措施,四川省西昌邛海湿地水域面积扩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级城市湿地。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有关邛海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因是地处高纬地区,气温低、蒸发弱
B.主要的生态功能是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C.“三退三还”体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
D.开发利用是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图示区域

A.西昌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可达90°
B.便捷的水路运输有利于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C.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D.地壳运动较活跃,多地震灾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导致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根据④⑤⑧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随着农业的发展,⑤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湿地增加 B.灌区地下水位降低
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 D.河流藻类大量繁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1956年~1996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与1956年相比,1996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A.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B.由中部向四周扩展
C.由南向北扩展 D.由西向东扩展

比较两幅图像,可推断三角洲形态变化的原因是

A.修建护海大堤 B.河流堆积作用
C.海浪堆积作用 D.海平面不断下降

黄河河口附近的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B.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错那湖,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是青藏铁路沿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在湖畔、谷地,随时都会有野生动物出没。错那湖是一个“神湖,每到藏历龙年,成千上万的信徒就会四面八方拥来错那湖朝拜。读图,完成各题。

青藏铁路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建设 青藏铁路的首要目的是

A.发展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 B.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C.维护民族团结与国防安全 D.方便藏教信徒出行朝拜

下列关于错那湖及其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湖泊为咸水湖 ②湖泊水面夏季较大,冬季较小③气温年较差很大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河流流量与发电效率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有关图中发电效率和发电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流量越大,发电量越大 B.月流量越大,发电量越小
C.各月流量均匀时发电效率高 D.10月份前后发电效率最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可以把生物能转变成电能
B.森林覆盖率和河流发电效率没有什么联系
C.西欧的森林覆盖率对河流发电效率影响大
D.长江上游造林能提高三峡工程发电效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近年来卫星多次监测到海湾上空出现沙尘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的沙尘主要来源于

A.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
B.北美西部高原的草原
C.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火山
D.图示地区裸露的河岸

卫星最不可能监测到沙尘暴的季节是

A.北半球春季 B.北半球夏季
C.北半球秋季 D.北半球冬季

通过对卫星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该地区的沙尘暴的频率和影响程度日趋加剧,可能原因是

A.板块活跃,火山喷发加剧 B.全球变暖,冰川持续消退
C.资源开采,地表植被破坏 D.环流异常,西风风力增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6月20日以来,国际油价开始下滑,至2015年1月12日国内油价迎来“十二连跌”。下表为巴西、俄罗斯、德国与法国2014年的一次能源消费状况,表中数字的单位为百万吨石油当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原油
天然气
原煤
核能
水力发电
水能以外的再生能源
合计

153.1
371.9
93.7
39.1
40.5
0.7
699

80.2
38.5
12.2
95.9
14.6
7.0
248.4

132.6
33.8
13.6
3.4
87.2
13.4
284

112.1
75.4
81.2
22.1
4.6
29.6
325

 
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为

A.巴西、法国、德国、俄罗斯 B.法国、德国、俄罗斯、巴西
C.德国、巴西、法国、俄罗斯 D.俄罗斯、法国、巴西、德国

关于国际油价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减弱              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③相关制造业成本下降                ④是中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中亚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城镇用水 ②开发水能资源  ③蓄水灌溉农田  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长远来看经济收益增长明显 B.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C.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 D.生物多样性不会有太大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到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问题。

t4时期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②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③洪峰流量增大,出现频率增多
④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虫夏草核心产区为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地区,其海拔多在4400-4600米之间,而20年前该高度是在3900-4400米之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冬虫夏草核心区海拔范围变化的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雪线下降 C.土壤湿度增大 D.青藏高原隆升

大量采挖冬虫夏草,对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草地退化②水土流失③物种减少④冻土消失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

A.种植业、畜牧业 B.畜牧业、林业
C.畜牧业、种植业 D.种植业、林业

当前甲、乙、丁三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

A.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B.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湿地破坏
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湿地破坏、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B.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导致甲所在区域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开垦
C.过度砍伐 D.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水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人均耕地多 D.光热资源充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亚某淡水湖,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乙河冬季输入甲湖泥沙增多
B.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丙河对甲湖的排盐作用减弱
C.乙、丙两河均流人甲湖
D.甲湖北岸坡度较陡

甲湖沿岸有芦苇分布,图中四地面积最广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