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每年入冬后,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小麦冬灌,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B.有利于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C.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份的需求,缓解干旱状况
D.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潜水位等值线图,右图表示甲图中XY两地间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从北向南

在资源利用上,图中显示该地存在的问题是

A.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盐碱化
B.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沙漠化
C.滥砍乱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D.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规划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硬件”联通在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2014年11月8日,习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元成立丝路基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好处是:
①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 ②利于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加 ④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图中“一路一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①地势低洼,峡湾众多               ②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③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④交通便利,协作紧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4年12月26日,随着兰州到乌鲁木齐高速列车的开通,西安到乌鲁木齐已经全程高速。2015年3月5日,北京时间9时,一列高速列车从西安驶往目的地乌鲁木齐,沿途天气晴朗,车上一位德国杜伊斯堡游客所见所闻可信的是

A.列车出发时,看见西安物体的物影朝向西南
B.7小时后列车进入河西走廊,看见太阳挂在西南方天空
C.13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这里已是黄昏
D.下车20分钟后,住进旅馆,向德国家人报平安,家人正在午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西藏局部区域防护林工程分布示意图。几十年前,图示区域被认为是西藏风沙最大的地方,如今,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工程,沿江沿河的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显示,和30年前相比,图示区域大风天气年均减少32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区域的土地利用构成中,比重最高的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筑用地

通过统计记录发现,近年来图示区域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常常形成沙尘暴发生源地,据材料推断该地区的沙源地最可能位于

A.高山荒漠带 B.河谷地带
C.高山草原带 D.交通沿线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列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规划。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景观最美丽的国家湿地公园。读鄱阳湖枯水期水位统计图,回答各题。

据图可知鄱阳湖(  )

A.枯水期天数呈持续上升趋势 B.丰水期天数呈不断缩短趋势
C.丰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D.枯水期呈现开始早、结束晚的趋势

鄱阳湖水利枢纽从提出就备受争议,不属于反对的理由的是(  )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B.破坏鄱阳湖动植物资源生存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增大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下列关于贵州石漠化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暖湿,降水丰沛且集中,易发生侵蚀
B.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广布
C.岩浆活动频繁,没有土壤形成的秃山
D.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工矿建设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各题。

关于图示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新疆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其主要原因是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B.B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灌溉
C.我国南方地区不会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
D.华北地区是我国盐碱地占耕地比最大地区

针对图中所示问题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在新疆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D.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月11日电:欧洲大部分地区遭到持续一周的暴雪寒潮猛烈袭击。数十年不遇的恶劣天气仍在持续,电力中断、交通混乱、灾祸频发、经济损失严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无关的是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D.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每年的冬半年,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在这里过夜的游客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原因是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 B.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光现象
C.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 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图,图中P、Q为河流的两个水文站, R 为河流的一条支流,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它条件相似的前提下,P水文站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小于 Q
B.R河一定有凌汛现象
C.Q水文站河段河流径流的手节变化小于 P
D.该河右岸堆积,左岸侵蚀

河流的入海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但该河的河口处三角洲发育不充分,其原因不可能是

A.中游大湖的存在,影响了泥沙向海洋输送
B.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 ,河流含沙量小
C.河口附近地壳下降,泥沙随地壳下降而不易出露
D.入海口地势平坦,不利于三角洲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进京,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丹江口水库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灌溉 B.航运 C.防洪 D.养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是

A.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B.控制地面沉降
C.延长航运时间 D.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属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渠道全长约67. 23公里,年平均输水37亿立方米,其中补汉江水量31亿立方米,补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不能体现该工程作用的是

A.改善该河段生态环境用水 B.满足灌溉、供水需求
C.改善航运条件 D.减轻下游河段泥沙淤积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关于长江荆江河段危险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段及所在地区地势低洼易积水 B.降水过于集中7,8月
C.“九曲回肠”河道弯曲 D.河床挖沙造成河堤不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管理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读水土保持区别图,完成下列小题。

c、h、g水土保护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区域植被特征 B.区域地形特征
C.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D.区域环境人口容量

关于我国不同水土保持区水土流失的原因说法合理的是

A.a——过度放牧 B.b—一迁移农业
C.e—一过度采水 D.f——滥伐森林

d区域某地沟壑纵横,为治理水土流失采取了下图所示的农业生产模式,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A.坡耕地退耕还林、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草、林间放牧
B.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
C.坡耕地退耕还草、坡耕地退耕还林、林间放牧、农田防护
D.林闻放牧、坡耕地退耕还草、农田防护、坡耕地退耕还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各题。

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B.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C.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D.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B.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C.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D.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单位产量更大

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
① 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②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
③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          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下列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 分水岭最终被切穿, 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A.a B.b C.c D.d

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的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据图判断,N省区最可能是

A.上海 B.重庆
C.山西 D.四川

控制图中省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合理措施有
①将耗煤量大的企业外迁  ②提高燃煤脱硫技术水平
③改变较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
⑤扩大城区水域面积,形成环城水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