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B.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
C.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D.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有关该河流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C.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两幅图,其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右图中年径流量曲线是从最热月等温线图中A、B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受信风带与赤道低压交替控制
B.沿岸暖流流经,并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C.此时河流处在丰水期
D.地处南半球

图示河流(    )

A.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B.大致从北向南流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秋冬出现凌汛现象

当图示河流处于丰水期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火电、核电发电机组低负荷发电
B.由波斯湾驶往日本的油轮途径印度洋时逆风逆水
C.新疆的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此时和地面夹角较小
D.贵阳此时正经历低温多雨的天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B.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
C.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D.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有关该河流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C.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B.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C.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D.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云南省某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由图可知,甲、乙两工业部门分别是(  )

A.建材公司 水电厂 B.建筑公司 天然气公司
C.建材公司 煤电厂 D.建筑公司 水电厂

下列符合该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缩短了产业链
B.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完全没有污染
C.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的排放量
D.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无毒化原则

该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有(  )
①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②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
③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④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以下问题。

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山脉北段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图示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①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呈负相关 ②木本植物多样性随海拔上升呈下降趋势
③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呈正相关 ④草本植物多样性在3000米附近区域最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对图示海拔梯度上物种丰富度变化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取决于水分多少 ②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取决于热量多少 ③木本植物物种的变化体现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④木本植物物种的变化体现出地方性分异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冬灌是指冬季往田里灌水。图为我国某地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下列关于冬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B.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C.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缓解干旱
D.提高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原因有(  )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扩大耕地 ⑤风沙侵袭 ⑥人口和贫困问题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 “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针对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做法是(    )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营造速生薪炭林
C.进行炉灶革新技术 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北非某区域著名绿化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兴建该工程主要是为了(   )

A.绿化美化环境 B.保持水土
C.减缓温室效应 D.防风固沙

该绿化工程最为广泛的树种是(   )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能够监测图中绿化工程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GIS
C.RS D.GIS和R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 B.利用综合指标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