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B.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C.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D.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少
B.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交通线路数量密集
D.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二氧化破浓度越高,溶蚀作用越显著),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的是(   )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地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沙化 B.泥石流
C.石漠化 D.滑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自然原因是(  )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B.大量引入湖河水灌溉
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 D.大面积的进行棉花生产

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大巴山南麓某城市生活用水取水点的变化示意图。图中①~④点分别表示现在、2003年、1993年、1983年四个时期的取水点位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流流向是从④点经③点②点到①点
B.该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C.该河流是长江流域的一部分,河流流向大致自北向南
D.取水点大多分布在河流左岸

生活用水取水点位置的时间变化反映了(   )

A.该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泥沙含量大
B.城市化加速发展建城区向河流上游推进
C.河流地貌的自然变化是导致河流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D.该城市的功能分区及地域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对两地自然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两地河流的结冰期相同
C.形成两地的外力作用相同
D.两地植被景观相同

对两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石油资源丰富
B.人口均占本国的20%左右,劳动力丰富
C.均大面积种植棉花、水稻等农作物
D.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相同

两地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制约条件是 (   )

A.水资源短缺 B.气候炎热
C.泥石流破坏 D.沙尘暴侵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两湖均为内流湖

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甲国发展经济的合理措施有(   )

A.利用海峡位置,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
B.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冶炼业
C.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D.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石油冶炼业

图中乙所在地不属于(   )

A.美洲板块 B.北美洲
C.南美洲 D.拉丁美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18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

A.技术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
C.市场导向型 D.运输指向型

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③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④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
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两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图中:(   )

A.黄河的干流由北向南流
B.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C.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贺兰山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宁夏:(   )

A.干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降水量也最少
B.黄河沿岸引水灌溉,干旱危害程度低
C.中东部的草原区对干旱的承受能力较强
D.中西部第一产业为主,抵御干旱能力较强

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引黄灌区增加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B.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土地荒漠化
C.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D.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大西洋中一个小岛。读图回答下列题:

M的经度可能为(   )

A.20°W B.160°E
C.80°W D.120°E

岛上植被分布均匀,甲、乙、丙、丁四处,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
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图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