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区分别是(   )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a
242.4
1.5
57.5
-----
b
156.7
42.3
-----
18.2

A.内蒙古、江苏     B.广西、黑龙江
C.湖北、甘肃       D.河南、新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   )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低于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最大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深居内陆,地形阻挡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省区不在沿海,但却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河南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加强三个经济地带的互补与合作,应从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
①劳动密集型  ②资金密集型  ③资源密集型  ④技术密集型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把当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

A.世界经济规模日趋减小
B.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
C.世界各国经济差距越来越小
D.世界各国经济相互独立、日益分离,日益区域化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     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A.玉米 B.小麦
C.大豆 D.高粱

“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它有哪些功能(   )
①提供水源   ②调节气候    ③涵养水源   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   ⑥净化水质  ⑦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⑥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少
B.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交通线路数量密集
D.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   )

A.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B.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C.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

A.山西、陕西、宁夏 B.甘肃、宁夏、重庆
C.陕西、宁夏、重庆 D.山西、宁夏、河南

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 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 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1:美国南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地区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
材料2: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由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61万公顷荒漠和墨西哥20万公顷农田提供了农业灌溉水源。
材料3:胡佛水坝建有17套发电机组,年发电40亿度,是美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整个加利福尼亚州75%的电力来自这里。好莱坞电影城也是在此基础上才得以兴盛的。
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

A.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
B.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
C.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D.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

充足的光照条件和灌溉水源,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   )

A.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 B.商品谷物农业区
C.重要的棉花产区 D.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主要受益于胡佛水坝淡水和电力供应的城市有(   )

A.休斯敦 B.洛杉矶
C.新奥尔良 D.达拉斯

下列沙漠中,与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相似的有(   )
①塔克拉玛干沙漠 ②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西南非洲纳米布沙漠 ④南美阿塔卡马沙漠 ⑤撒哈拉沙漠 ⑥中亚卡拉库姆沙漠 ⑦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⑦
C.②③④⑤ D.④⑤⑥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

A.能源、冶金、化工、建材 B.轻工业
C.电子工业 D.旅游业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开发初期主要是井矿巷道的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B.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大,不构成矛盾
C.煤炭开发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D.在矿区堆放开挖表土的地方,叫排土场,排土场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水污染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煤炭资源较多,素有“煤海”之称
B.大同是我国“煤都”,以生产优质焦煤著称
C.河东煤田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动力煤产地
D.山西省北部的神府、大同煤田是山西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
B.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C.田纳西河独流入海
D.田纳西河在诺克斯维尔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田纳西河流域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下列关于其降水季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湿润,降水分布均匀
B.夏秋多,冬春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单项选择)(2分)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2)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红外遥感图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色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色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_______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_______用地面积在扩大。(2分)
(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图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_______物体的空间位置。(2分)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_______。(多项选择)(2分)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将大力推广十一项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其中之一。所谓保护性耕作就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某河段地区如图甲所示。图中M地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试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施的基础上,N地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三 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

(1)地形区:M________,N________。(2分)
(2)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5分)
(3)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2分)
(4)为了切实保护好该地农业生态环境,你还有哪些建议?(3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共9分)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6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右侧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A.干旱   B.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
(3)据图,请简述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其统一的演化过程: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