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这一推断
A.依据充分,结论正确 | B.依据不充分,结论正确 |
C.依据充分,结论错误 | D.依据不充分,结论错误 |
有人家中悬挂一副字画,如下图,是前人临摹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的一段卜辞,内容是:“丁丑卜,戆贞:今者王登人五千征土方,受之佑”。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判断
A商代已经使用干支纪年法
B.这幅字画可能是东汉时期的人临摹的
C.卜辞是商代的迷信活动,所以卜辞没有史料价值
D.临摹甲骨文是近代文人的一种艺术创作
见下图,传说中的上古神兽——獬豸,早期多为独角羊的形象,秦汉以后,人们一改獬豸早期温顺的形象,将狮、虎及豹的某些特性揉入獬豸的形象之中,与原有的被人们赋予的能辨曲直等特性结合在一起。中国人赋予獬豸形象的变化表明
A.社会审美思潮发生变化 |
B.人们渴望司法公正、严厉 |
C.古代雕塑技艺不断进步 |
D.中央集权政治达到了顶峰 |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
B.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
C.历史是心理状态的反映 |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 |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 B. |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
C. |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 D. |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
“西藏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这则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③④ |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 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姿态 |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石窟中的飞神,它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根据上文,无法推出的结论是( )
A.敦煌飞天的形象在唐朝时期开始形成 |
B.敦煌飞天文化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
C.飞天文化可能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
D.飞天文化进入中国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 |
郭沫若曾写道:“洹水___________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上文中的___________应填入( )
A.偃师 | B.安阳 | C.镐京 | D.咸阳 |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与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1973年,在距今7000多年的遗址中,出土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漆器、水井遗迹,象牙雕刻,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据此,在河姆渡遗址还可以发现( )
A.玉制礼器 | B.大型墓葬 | C.陶猪形象 | D.古城遗址 |
网站上有人拍卖一块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崇祯三年奉敕立石”的石碑。对于这块石碑,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 )
A.明末郑成功部队开设军屯时树立的界碑 |
B.清朝初年在台湾建立军事据点时的遗迹 |
C.这是台湾民主国成立后划定界址的界碑 |
D.这是古董商为赚取暴利所制成的假古物 |
该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325号墓和332号墓中出土的猪头纹锦,带有明显的撒珊(波斯)王朝特征。这一历史文物最有可能属于
A.秦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明末清初 | D.民国时期 |
网站上有人拍卖一块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着“崇祯三年奉敕立石”的石碑。对于这块石碑,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
A.明末郑成功部队开设军屯时树立的界碑 |
B.清朝初年在台湾建立军事据点时的遗迹 |
C.这是台湾民主国成立后划定界址的界碑 |
D.这是古董商为赚取暴利所制成的假古物 |
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图是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由此实物能得知当时的
①自然环境状况 ②建材工艺状况
③造型艺术状况 ④畜牧业生产状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