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分封制的目的是扩张疆土
B.诸侯国领地不能随意扩张
C.分封制容易导致分裂割据
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倬云据《汉书·古今人表》统计: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新人”(即非世袭贵族出身的人),分别占当时总人数的32%和60%,如齐相邹忌、秦相范睢、楚令尹吴起等皆属其中。这表明当时(  )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察举制冲击了世卿世禄制
C.社会结构日益活化
D.政治权力和经济势力分离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写道:“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皇帝总是要和当时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贵族集团或豪强大族联姻,以加强皇权和他们的联系。”材料所述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唐书》云:“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中丞为之贰。”这里的“大夫”“中丞”属于下列哪一机构的官员(     )

A.中书省 B.御史台 C.尚书省 D.通判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一个主题展览中出现了下列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三幅图片,下列有关的解说正确的是(    )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三的原因
C.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
D.左倾错误的发展是导致图一到二的根本原因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449年瓦列里乌斯和荷拉提乌斯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实施了一项重要法案,规定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平民决议。其目的是(   )
A完善法律体系                     B.保护全体公民
C.限制贵族特权                    D.取消等级界限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一涵在《欧洲政治思想史》中写道:“他这种调剂均平的用意很可钦佩,可惜他的建议仍然脱不掉以富人为政治中心的弊端,结果贵族的权力仍然大盛,不久又生出阶级的战争。”与作者评述相关的改革内容是(   )

A.进一步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
B.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C.根据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D.实行“陶片放逐法”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即使所有雅典公民都像苏格拉底那样睿智,其公民大会仍然会是暴民的统治。”据此可知,麦迪逊认为(   )

A.古代希腊民主制存在局限性
B.希腊民主制为美国近代民主制提供了蓝本
C.苏格拉底维护公民大会的权威
D.近代美国民主和古代希腊民主形式上相同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史学家稻叶君山指出:“林则徐对于输入鸦片之外人及买卖鸦片之中国人,使陷于穷窘之地。复排击英人国法判决之要求,最后停止英国船舶于广东港外,以不肯署名盖印于证书为口实。其态度如此,战争之来终不能免。”这表明作者(   )

A.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批判林则徐
B.认为林则徐处理鸦片问题的方式有误
C.准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真实的起因
D.没有看到战争爆发前中英双方的矛盾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9年5月10日,经过七年奋战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其中承担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沉默的道钉”的华工。华工来到美洲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观点认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在1905年之前真的是艰难发展。孙中山经过十年奋斗,经历无数挫折,方才结束‘一个人的革命’,方才唤醒一大批有识之士。”认为中国革命在1905年“结束‘一个人的革命’”的原因应该是(   )

A.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于1905年成立
B.清朝政府在1905年宣布实施新政改革
C.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于1905年成立
D.群众性的四川保路运动在1905年揭幕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上谕:“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文中的“该国”是(   )

A.日本 B.法国 C.俄国 D.英国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可怕者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反映了梁启超(   )

A.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
B.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肯定
C.对国民大革命的疑惧
D.对农村工农政权建立的期冀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变革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迪威》一书记载:1944年,为了说服蒋介石对共产党采取合作态度,并同意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团,罗斯福决定派副总统华莱士赴华访问。他让华莱士转告蒋介石:“如果蒋委员长不能解决好共产党问题,他这位总统就无法使俄国人和我们站在同一立场上。”这表明罗斯福(   )

A.担心国共关系影响美苏合作
B.希望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C.赞赏中共敌后战场抗战
D.关注中国战场防御阶段战况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

年份
国家财政总支出(亿元)
国防费支出(亿元)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
总支出比例(%)
1951
122.49
52.64
42.97
1953
220.12
75.38
34.24
1955
269.29
65.00
24.14
1957
304.21
55.11
18.12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A. 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 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C.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D.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这是台湾歌手罗大佑于20世纪70年代作的歌曲《亚细亚的孤儿》,唱出了一代人的悲凉和迷茫。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国民党败退台湾
B.台湾失去在联合国的中国席位
C.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D.台独势力破坏两岸统一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

A.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B.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C.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D.调和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即《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其要点包括美国有权在日本国内和周围驻扎军队;根据日本政府请求美国可以镇压日本国内发生的爆动和骚乱。这一条约的签订(   )

A.推动了中苏两国的结盟
B.给日本的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
C.是朝鲜战争带来的必然结果
D.意味着美国亚洲战略的全面调整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马克·卡尼斯和约翰·加拉蒂在《美利坚民族》一书中的一份民意调查。调查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时间
接受白人、黑人邻居
时间
接受白人、黑人通婚
白人
黑人
1964年
20%
1968年
17%
48%
1994年
60%
1994年
45%
68%

 
A.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
B.美国公民的基本人权得到宪法的保护
C.美国的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逐步减弱
D.美国政府随着经济发展协调民族关系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B.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C.历史是心理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材料六  1855年文官改革令在英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择优取士的崭新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因而也是不列颠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起点。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主要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
(4)根据材料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5年英国实行文官制度的原因。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民主政权应当在政策上和阶级实质上,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即一切拥护抗日统一战线、不投降、不反共、不倒退的人都应当吸收其代表加入政权……而是以工农小资产阶级为主,同时又不拒绝进步的中产阶级分子及进步士绅参加的政权。
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在(政权)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毛泽东(1940年)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十一条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第十二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政权建设的原则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4年宪法包含的基本原则和精神。1954年宪法在新中国政治建设中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如果希腊陷于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控制下,对它的邻国土耳其,就会有直接和严重的影响。混乱和骚动就可能遍布整个中东。”“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且一定会危及本国的繁荣昌盛。”
——摘自杜鲁门《国情咨文》(1947年)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即冷战)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导致冷战紧张的局势是双方一系列的错觉的结果。”“美国领导人主观上认为俄国怀有一种深远的图谋,即俄国想利用西欧的弱势而在整个西方建立共产党政权,就像俄国已经在东欧所做的那样。”“苏联长期以来一直担心遭到敌对的资本主义列强的包围,因而他们把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看成是新帝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美国想使西欧屈从于美国经济霸权的一种阴谋。”
——摘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杜鲁门发动冷战的理由。
(2)材料二认为引起冷战的原因是什么?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你认为导致冷战的原因有哪些?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襄阳四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