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五年(1135年),屯田郎中樊宾说:荆湖、江南与两浙有大批良田无人可耕,地有遗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余力。如果“使流寓失业之人,田荒闲不耕之田,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材料不能说明
A.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 | B.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 |
C.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 | 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 |
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 B.唐代 | C.宋代 | D.明清 |
战国中期,孟子曾主张恢复井田制;西汉末王莽改革虽然一度恢复井田制,但很快失败。井田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 )
A.土地国有制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 |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
C.集体劳作生产效率低于分散经营 | D.井田制下小农无自由 |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连续性 | D.脆弱性 |
一个时代的服饰演变可以看出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嬗变:西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变革”,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之美”。能够反映出以上文化审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 “百家争鸣”、民主政治、理学盛行 |
B.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 |
C.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D.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
公元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一书中记载:“水田之难,尤其旱损。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也斯不失其利。……其以手转、足踏、服牛回,备随便宜。”这段记载描述的是( )
A.翻车 | B.水排 | C.筒车 | D.都江堰 |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
A.水稻的发明较晚 |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
C.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仅从23.3 01提高到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导致当时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①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
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③西方列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
④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 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
C.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 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
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
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
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
《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没有充分的土地、但却拥有充裕的劳力,中国人本可全力以赴去生产资本以弥补土地的短缺。但是实际上,在力图节省土地的同时,技术发展反倒专注于能更密集地使用劳力的手段。”这段材料强调了
A.中国农业没有技术革新 | B.技术落后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
C.过多的人口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 D.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
《汉书·食货志》记载:赵过“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所述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