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这儿,老是有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而到了武装保卫国家和自由的时候,这两党又团结起来了.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柏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
一一伏尔泰论英国的政党
材料二    1796年,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认为政治派别的存在是美国最危险的敌人;它导致派系纷争,勾心斗角,民众的猜忌和骚乱,会毁掉新生的美国。
(1)伏尔泰和华盛顿对政党政治分别持什么态度?
(2)你如何评价政党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独立宣言》中,杰斐逊提出,人生下来应该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不是国王的恩赐,也不是所制定的法律所规定的,而是上帝所赋予的、与生俱来的,是不可剥夺或转让的。该认识(    )
①提高了人民的地位
③承认了人的尊产  
③从理论上摧毁了封建主义存在的基础
④首次将自然权利学说介绍到北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作者、著作和主张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斯宾诺莎——《伦理学》——思想自由,行动守法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
C.洛克——《神学政治论》——“天赋人权”
D.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梭的理想社会是“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可以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句话揭示了卢梭追求的平等社会目标之一是(   )

A.法律上的平等
B.私有财产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C.政治上的平等
D.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时期主要思想。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是人类不断追求的政治理想。下列东西方思想家的思想言论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有
①“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②“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③“国家体现了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即公意”
④“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的进步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材料二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三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图片表现出的差异有哪些?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中的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其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并思考王韬称魏源“师长一说,实倡先声”的原因。(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的共同点不包括(   )

A.反对特权等级 B.反对君主专制
C.主张实行法制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人类在民主化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下列与人类民主化进行密切相关的因素有
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 启蒙思想家们的共同努力 ③ 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展开 ④ 工人和农民运动的推动(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一一《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主张?(3分)
材料二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一一卢梭
(2)材料二反映了卢梭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3分)
材料三  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德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句话反映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   )

A.蒙昧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个人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二者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4分)
材料三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
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西厢记》等书的遭遇有哪些社会原因?(6分)
(3)康德认为,既要保障个人自由,又要规避无限制的个人自由。评述启蒙思想家在这两方面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意义。(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人权宣言》第十条规定:“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以下言论与材料体现的主张相一致的是(    )

A.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B.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C.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D.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关于启蒙和现代化的关系,西方和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推动了思想启蒙
②中西方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倒置是由于社会性质导致
③启蒙运动推动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与确立
④“开眼看世界”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教育的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徽州文化发达,乃“程朱桑梓之邦”,早在南宋时期,徽州书院就纷纷建立,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书院教育远胜于前。……徽州宗族书院较之其他书院平民教育的功能更加明显。休宁《茗州吴氏家典》记载:“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注: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
——张晓婧《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徽州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卢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卢梭著《爱弥儿》1762年
(2)依据材料二,指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吾人所需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今之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
——陈独秀1915年10月15日《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号
(3)与材料二相比,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有何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的教育理念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综上,影响教育变革的因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