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殷商甲骨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卜辞可被视为原始形态的农事诗
B.说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强
C.卜辞反映出古代生产力低下
D.辞中文字与现代汉字非常接近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汉时,九卿分管宗庙礼仪、皇室费用等,其中很多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唐代的六部管的都是国家事务,将皇帝的私事、家事与国家政事分开。这说明(   )

A.“家国同构”被彻底颠覆
B.皇帝的权力空前强化
C.家天下逐渐向公天下过渡
D.古代政治制度渐趋完善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太祖下诏减征商税。宋太宗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这反映了(   )

A.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B.宋代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宋代商人地位的大幅提高
D.宋代采取了惠商、恤商政策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

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党正规军进入上海前,首先到上海的是属于军统系统的忠义救国军。接下去就是“鸡鹰满天飞,饿虎就地滚”,前者是指由重庆乘飞机前来的接收大员,后者是指原来潜伏上海而此时公开出面趁火打劫的“地下工作人员”。上海市民痛心疾首地问道:“难道这就是天亮了吗?”材料所述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国民革命时期北伐部队进入上海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C.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进驻上海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逼近上海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这一时期(   )

A.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最大的障碍
D.国家干预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97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定价的比重由1978年的97%下降至5%。在工业品出厂价中,国家定价的比重仅占4 %。材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是(   )

A.推行物价“双轨制”以抑制通货膨胀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加强
C.更多开放农业产品收购价格
D.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   )

A.师夷制夷 B.洋务运动
C.维新改良 D.清末新政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年,“中国共和立国,有志之士,群起相效仿”“集合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革命派的力量迅速壮大
B.法制法规的健全
C.出于对民主政治的渴望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份咨文,他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美国的安全,对此美国必须提供援助,并认为这是美国的伟大责任,随即向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提供了4亿美元的援助。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两极对峙格局下大国关系的体现
B.意味着美苏“大国合作”政策的终结
C.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野心
D.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4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角度一: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如果公民大会通过了某项议案,那么这一议案就成为所有公民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律。……其中的一些重要法律要委托大会秘书刻碑存证。碑文的开头必然是“议事会和人民决议”,或仅仅是“人民决议”,……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以及不同构成单位之间的整合关系正是依赖这些法律才得以存在和运行的。
——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中的“人民决议”说明了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雅典民主政体的政权机构有哪些?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靠什么来维系?(5分)
研究角度二:各具特色的民主政体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共产党宣言》
(2)材料中“独占的政治统治”指的是什么?简述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和巩固“独占的政治统治”的途径。(6分)
研究角度三:法制化与民主进程
材料一 《联邦宪法》(指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谈到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3)上述两则材料如何看待1787年宪法?结合所学阐明其依据。(6分)
研究角度四:“旧邦改造”与“人民当家作主”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着“旧邦改造”的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了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局面。
(4)列举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旧邦改造”方面的实践。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特点。(7分)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一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在创世时”上帝把人作为本性不定的生物,赐给他一个位居世界中央的位置,对他说“亚当啊……我们把你安置在世界的中心……我们使你既不属天,又不属地,既非可朽,亦非不朽,于是凭着选择自由,凭着你的尊荣,你就好像是你自己的塑造者,可以把你自己塑造成你喜欢的任何模样”。
——15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皮科《论人的尊严》
(1)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材料一拉近了天与人的距离,材料二拉近了上帝与人的距离,简析二者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4分)
材料三  14世纪至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推动人类历史文化蓬勃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
与之对应的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艺运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其中,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名作……不过,《西厢记》在流传过程中,也曾遭受到禁毁、歧视。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认为“愚民之惑于邪教亲近匪人者,概由看此恶书所致”。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潮与中国明清之际文艺思潮之比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西厢记》等书的遭遇有哪些社会原因?(6分)
(3)康德认为,既要保障个人自由,又要规避无限制的个人自由。评述启蒙思想家在这两方面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意义。(8分)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秩禄公债(废除封建特权身份的补偿金)分配状况表

材料二  采用上下分权的政体,设立公会,以施公明正大的政治时,民皆怀其仁德,视朝廷如父母,万民相亲如兄弟,人和悉齐无疑。至此时,武备方面精神万备,故枪炮船舰方始成为真物,操练教阅也方始成为实用。因此即使有外患内贼也决不足患,国家永久太平,王室永久安全绝对无疑。
——加藤弘之《邻草》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治维新对日本封建贵族的影响,并指出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变法措施。(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于日本社会的构想以及“国家永久太平”的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4分)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一切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197条)上下两院恭请国王陛下录用国会所信任的枢密大臣、大使及其他大臣,在国内外主管国王陛下的事务,否则我们既不能给陛下提供维持生活的费用,又不能对海外的新教徒按其要求,提供援助。
——《大抗议书》(皮姆起草,1641年12月)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1690年出版)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抗议书》希望实现什么愿望。(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洛克约束权力的基本方案是什么。(2分)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与“柏林墙”建立相关的国际形势。(4分)
(2)试归纳“柏林墙倒塌”对欧洲局势产生的影响。(6分)

来源: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第四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