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近代科学的兴起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③启蒙运动兴起④三民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启蒙剧作家博马舍写出了世界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为避免当局的查禁,该剧以西班牙为北景,实际影射法国。剧中主人公费加罗是个仆人,机智乐观,常与贵族老爷斗智并取得胜利。当他与女仆苏珊娜恋爱时,他的主人伯爵老爷百般阻挠,但都被费加罗挫败。于是,费加罗说了下面一段独白:
“因为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使过一点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呢,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之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智慧与才能,就足够统治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敢跟我来争夺果实!”
——《法国文学史》
请回答:
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写一篇评论短文。(注意:短文中应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剧中人的身份象征、费加罗独白的思想含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中国形象进入西方现代文化。第一阶段,在西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文化形象中不断美化中国的器物、制度、思想。第二阶段,从启蒙运动后期到帝国主义时代,在启蒙哲学背景下,悠久的中国历史则因为其停滞变成一种具有反面的、否定性意义的野蛮特征。
——摘编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文化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
(说明:围绕材料中的一个阶段或两个阶段的认识展开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法国“启蒙思想”最准确的表达是

A.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思想
B.批判封建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梭之所以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主要是因为他(      )

A.生活在18世纪中期
B.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C.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
D.认为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的向导是不可靠的,应当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狄德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思想家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力,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体现了

A.天赋人权说 B.人民主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学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及政府的建制原则时认为,行政官身上具有三种不同意志,个人意志、行政官团体的意志与公意。当政府权力完全掌握在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和个人意志结合,此时的政府是最活跃的;当政府权力掌握在每一个公民自己手上时,政府的活跃度最低。……当政府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手中时,团体意志离公意最遥远,政府越有可能滥用权力。据此可判断卢梭认为

A.民主制是完美的政体形式,能更好地提高政府效率
B.君主制导致政府效率低下,不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
C.君主制集中体现公共意志,也有其存在的实际价值
D.民主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能更好地体现公共意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能够客观的反映某些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的教育方法是讲求民主和教育个别化;雅典的教育虽然民主,但雅典社会却有重男轻女的习俗,以至于很不重视女子的教育。
——摘编自《幼儿教育课程模式之理论发展》
材料二 卢梭认为儿童是分阶段发展的,他从儿童的独特视角提出了自然人概念。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自然教育”就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
——摘编自甘忠梅《卢梭<爱弥儿>中的全新教育理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三 我国某时期的《幼儿园暂行规程》(下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雅典儿童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3)阅读材料三,推断该史料可能出自哪一时期?概括指出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议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在卢梭看来,“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纵然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点上互相一致并不是不可能的,然而至少这种一致若要经常而持久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个别意志由于它的本性就总是倾向于偏私,而公意则总是倾向于平等”。“如果人民单纯是唯唯诺诺地服从,那么,人民本身就会由于这一行为而解体,就会丧失其人民的品质;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并且政治体也从此就告毁灭。”
——徐琳《卢梭政治思想述评》
材料三   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建议清帝“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梁启超说:“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孙中山在他签署的一道法令中说“为此特申令示,凡以上所述各种人民,对于国家社会之一切权利,公权若选举、参政等,私权若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之自由等,均许一体享有,毋得稍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
——孙晓春《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与中国近代的民主进程》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卢梭学说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卢梭说:“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他认为“结合的形式”是

A.通过投票表达公共意志 B.对现存制度进行道德改造
C.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契约 D.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对“近代社会宣言书”理解最为契合的是(   )

A.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 B.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描绘了“理性王国”蓝图 D.鼓舞了民族独立的斗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以及自己的全部力量置于全体意志最高指导之下,而且在我们的共同体中接纳每个成员作为全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述思想的核心原则是(   )

A.天赋人权 B.自由平等
C.三权分立 D.社会契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   )

A.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
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 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