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广泛流传与宣扬,成为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其中伏尔泰的开明君主专制思想主要是受中国古代那家思想的启发
A.儒家的仁政思想 | B.道家的无为思想 | C.墨家的兼爱思想 | D.法家的法治思想 |
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
(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主题:思想理性化,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
(2) 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土地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知识界关注重点的变化?
(3)材料三中认为“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4)材料三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卢梭《社会契约论》整理的材料:
材料一: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公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公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可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材料二:不应实行英国式的议会制,因为人民在选举议员时可自由投票,是主人;而在选出议员后,就又变成了奴隶,所以应变实行直接民主制,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共同决策和立法,不须选举议员或代表。
请回答:(1)据材料一,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冶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2)材料二所表述的主张切实可行吗?为什么?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指导思想或核心主张分别是什么?
(3)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4)列举两位启蒙思想家的代表及其著作。(写出人名、代表作即可)
(5)启蒙运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请写出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的两次思想解放潮流。
17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几乎同时产生了要求社会变革的进步思潮:中国的思想家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欧洲启蒙思想兴起。可是当时的中国却未能掀起如欧洲启蒙运动般的思想解放运动。试结合17世纪中国和欧洲的社会状况,分析评价这一历史现象。
17、18世纪时期,当欧洲的封建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的时候,一些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 ( )
A.三权分立 | B.君主立宪 | C.自由平等 | D.社会契约 |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 )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卢梭 | D.狄德罗 |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们却处处戴着镣铐。”下列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拿破仑法典》 |
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 | B.君主专制 | C.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
在一次研究性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着促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展开激烈的讨论。同学甲认为,法国的启蒙思想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同学乙认为,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助推剂;同学丙认为,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因素。
请回答:(6分)
(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说法更有道理,为什么?(2分)
(2)另外两位同学的说法的合理性何在?(4分)
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 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