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总结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之后,深感:“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在这里强调中国革命必须(  )。

A.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B.推翻清朝的统治
C.效法俄国走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
D.反抗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相统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共同目的是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实行全民族抗战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宣传新三民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为避免“第二次革命”而倡导“社会革命”,他提出了(   )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与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经济文化压抑抹杀人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4年,孙中山指出:“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材料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A.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不宜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B.因地制宜地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
C.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不可以照搬
D.西方的政治文明完全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连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  )

A.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认为:“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和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所以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为此,他主张必须进行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民主革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4年,孙中山指出:“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材料中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其晚年革命主张的主要影响是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提出反对民族压迫主张
C.提出节制资本主张
D.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他认为民生主义

A.与中共的最高纲领一致 B.与中共的目标求同存异
C.与中共的目标完全不同 D.与农民的平均思想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评价孙中山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