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孙中山主张节制资本的真实用意是:

A.通过重视经济权益争取民族独立
B.发展国有经济,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C.通过国家垄断发展民族经济
D.促进社会公平,消弭社会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8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革命的、进步的
B.孙中山先生吸取了革命屡屡遭受挫折的教训,接受中共的正确主张
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国共两党面临的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相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据此他认为

A.应该致力于民族革命,赶走帝国主义
B.应该进行政治革命,实现民权
C.必须立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民生
D.必须迅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浪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
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党一大期间,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大会就毫无意义。这表明孙中山(   )
①反帝视作国民党一大的主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具体目标相结合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完全接受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曾经说过:“我的民生主义就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其民生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均利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发展生产力
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都是两国革命纲领并推动了革命的胜利
D.都是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待了九个月,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是(   )

A.民族革命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 D.政治革命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将其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B.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C.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
D.深刻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粹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参照作者这种思路,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B.西方“民族自决”思想在中国传播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D.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评价孙中山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