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这一会议(  )

A.确立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C.决定重点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
D.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度百科认为:“国民教育体系主要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对本国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种不同层次、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时(    )

A.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B.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C.已实施了“211”工程计划
D.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加快教育改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全国新高考方案获得通过,引起了社会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下列有关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西汉太学的设立,是我国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B.1920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始使用白话文语文教材
C.1965年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在此讲话的影响下(   )

A.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B.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C.我国文艺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出
D.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197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仅有860人,1980年达到2124人,1985年达到4888人。下列事件中对这一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      )

A.“三个面向”成为教育指导方针
B.“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C.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关于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后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学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受教育的相对公平公正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新中国《共同纲领》中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展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是

A.新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
B.新中国的教育是“大众的”
C.新中国的教育是“科学的”
D.新中国的教育是“全面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可以看出当时(  )

①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②新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③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④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

A.基础相当薄弱 B.照搬苏联经验
C.强调政治导向 D.发展急于求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

A.“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
B.“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
C.“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
D.“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柏拉图的教育贡献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