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
B.反映了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
C.清末国人消费结构与内容均有较大变化 |
D.国人消费能力普遍提高 |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A.近代交通工具 | B.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
C.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 D.近代工业的发展 |
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剪掉了辫子;但随之在社会上却又流行起戴帽子的风尚。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不彻底性 |
B.辛亥革命后西方近代文明传播广泛 |
C.人们一时难以适应社会习俗的变革 |
D.民主共和的观念渗入到习俗变迁中 |
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
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
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
从1883年8月1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还说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以致一些中国市民乃至官员都不敢饮用自来水。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最接近历史本质的是
A.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 B.社会陋习已经彻底的革除 |
C.对科学新知随实践而改变 | D.城市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 |
1894年7月2日,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材料反映了
A.物质生活的时尚发生变化 | B.维新变法使生活观念转变 |
C.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 | D.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 |
民国著名记者曹聚仁(1900—1972)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曹聚仁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商业发展,印刷业获利丰厚 | B.辛亥革命促进科技进步 |
C.技术革新推动大众传媒发展 | D.社会变革带动文化改革 |
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挽郎行。”这首诗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 | B.辛亥革命推动女权运动 |
C.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 | D.新式婚礼成为流行形式 |
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据此推断合理的是,作者( )
A.关注民族危机,主张教育救国 | B.质疑华夷观念,推崇西方文明 |
C.顺应时代潮流,主张与时俱进 | D.忧虑社会革命,怀念清朝统治 |
下图为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合照,据此推断出民国时期的着装特征是( )
A.传统保守,等级色彩明显 | B.追求潮流,摒除传统不足 |
C.新旧并存,中西文化融合 | D.阶级斗争,政治意味浓厚 |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逐渐形成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强大的文化体系。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儒家学说合法的生存根基逐渐丧失,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清末废科举考试制度,基本切断了儒学与政治的连接 |
B.西方近代科学影响下,儒家的真理地位受到人们怀疑 |
C.报纸、杂志和电影出现后,儒学的传播途径逐渐萎缩 |
D.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东渐,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规范 |
民国19年国民政府的《民法》规定:“...夫妻两愿离婚者,得自行离婚,以书面为之,并应有二人以上证人签名,夫妻一方提出离婚,得向法院请求离婚。”这说明当时( )
A.男女双方自主决定是否结婚 | B.婚姻形式必须是一夫一妻制 |
C.男女双方结婚年龄需要限制 | D.合法婚姻须经过一定的程序 |
伴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有关人们这一时期精神生活场景的描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A.八十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观看西方国家的影视剧 |
B.三十年代大危机时,米老鼠系列卡通电影将沮丧的人们聚拢到了电影院 |
C.出生于1953年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是英国披头士乐队的忠实粉丝 |
D.中国改革开放后,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间风靡一时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是一个与辫发纠缠在一起的朝代。单是男人头上盘旋的一条辫子,其存废留剃就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由满、汉战争而引发的“剃发”“留发”的发式之争,虽然最后以清王朝的军事胜利而告终。……然而为挑战清王朝剃发令,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蓄全发令。“起义”与“蓄发”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蓄发令” ,辫发被太平天国赋予阶级性、民族性等多重含义,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
——摘自侯杰《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材料二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为言,力主“断发”。……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他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抉择。……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出现的“剃发”“蓄发”之争所代表的政治含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不同的历史人物有关“断发(剪辫)”的主张和行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清朝以来辫发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变迁?
顺治元年(1644)五月初三日,颁布《剃发令》,许多汉人誓死不从;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却有很多汉人拒绝剪辫。这表明
A.剃发与剪辫是个人自由 | B.社会习俗具有稳定性凝固性 |
C.国人反对排斥辛亥革命 | D.二者都属于革除陋习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