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上奏:“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计由福州陆路至厦门、由厦门水路至台湾,水路之费较多,陆路之费较少”。1887年,清朝自主设计的首条海底电缆——福州川石至台湾沪尾的电报水线建成。可见,清政府修建该海底电缆的真实意图是
A.加强东南沿海的边防 | B.解决海峡两岸的交通 |
C.掌握台湾更多的信息 | D.降低电报铺设的成本 |
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裕国 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 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
A.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 |
B.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
D.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 |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 |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C.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 |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
1912年,中国政府下令,祭孔时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这可用来说明( )
A.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
B.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 |
C.民国政府推动传统习俗的改良 |
D.新文化运动主张打倒孔家店 |
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官方报纸《长沙日报》上发表的《打倒正月初一》专号,这反映出当时( )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 B.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 |
C.文化专制趋势加强 | D.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 |
晚清上海人孙宝暄在日记里记载: “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中国人能看到自己制作的最早的“电光影戏”是( )
A.《定军山》 | B.《歌女红牡丹》 |
C.《红楼梦》 | D.《聊斋志异》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 B.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精神 |
C.西学开始在中国传播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材料可看出其办刊的目的是 ( )
A.娱乐大众生活 | B.传播商业信息 |
C.宣传政治主张 | D.报道国内外大事 |
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
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
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
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
沈葆桢上奏:“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计由福州陆路至厦门、由厦门水路至台湾,水路之费较多,陆路之费较少”。1887年,清朝自主设计的首条海底电缆——福州川石至台湾沪尾的电报水线建成。可见,清政府修建该海底电缆的真实意图是
A.加强东南沿海的边防 |
B.解决海峡两岸的交通 |
C.掌握台湾更多的信息 |
D.降低电报铺设的成本 |
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6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
A.信息速递功能 | B.娱乐教化价值 |
C.政府喉舌功能 | D.商业广告价值 |
1881年底,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是津沪之间( )
A.有线电报的开通 | B.无线电报的开通 |
C.有线电话的开通 | D.无线电话的开通 |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这项变革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 )
A.自由的观念 | B.平等的观念 |
C.博爱的观念 | D.互助的观念 |
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 )
A.民国初年 | B.新中国成立之初 |
C.改革开放后 | D.维新变法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