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 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 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 )
A.在冷战背景下,日本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 |
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 |
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 |
D.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
1946年9月,苏联驻美大使在给国内的报告中写道:“(目前)美国鼓吹的对苏联采取‘强硬路线’的政策,是目前通往大国合作道路上的主要障碍。”美国“强硬路线”的实质是( )
A.谋求战后的世界霸权 | B.维护欧洲政局稳定 |
C.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 | D.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表明( )
A.美国积极推行主宰世界的世界主义方针 |
B.苏联力求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 |
C.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 |
D.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 |
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这些言论( )
A.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
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 |
C.力图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
D.批评冷战政策 |
历史漫画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独特表达。下列两幅历史漫画反映的主题,表述完整的是(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C.美苏“冷战”的加剧 |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
下图是一幅反映二战后美国某一外交政策的漫画。此漫画反映美国
A.抛出“杜鲁门主义”,以实现称霸全球 |
B.提出马歇尔计划,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
C.组建北约,将欧洲推向对抗苏联最前沿 |
D.确立了美元在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
1946年初,美国外交官凯南首先提出“遏制政策”,被华盛顿当局积极采纳。“凯南本人……不相信苏联真的在为共产主义‘圣战’卖力”。这反映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 )
A.对抗共产主义 | B.争夺世界霸权 |
C.实行政治封锁 | D.采用经济制裁 |
1962年PUNCH刊物登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被画成了神话人物,他们使劲给一艘挂着“古巴”旗帜就要失事的小船吹风借力。此漫画反映了( )
A.美苏为稳定局势而走向妥协 | B.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加剧 |
C.古巴内政受到美苏两国的干涉 | D.美苏冷战导致古巴政局动荡 |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提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冷战”是历史的产物,是利益冲突国家之间除直接军事冲突之外的全面对抗。“冷战”局面的开始的标志是( )
A.铁幕演说 | B.杜鲁门主义出台 |
C.马歇尔计划制定 | D.北约建立 |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
A.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
B.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
C.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
D.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宣读了一份咨文,他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美国的安全,对此美国必须提供援助,并认为这是美国的伟大责任,随即向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提供了4亿美元的援助。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两极对峙格局下大国关系的体现 |
B.意味着美苏“大国合作”政策的终结 |
C.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野心 |
D.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 |
20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这些言论( )
A.批评了冷战政策 |
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 |
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
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
下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由此说明
A.英国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抵制美国政策 |
B.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经济恢复的重要性 |
C.英国倡议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 |
D.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 |
下列各项中对下图所示“甲计划”的评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背景下,美国与苏联对抗的表现 |
B.欧洲煤钢联营为它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也促进欧洲和解 |
C.美国借此把政治上控制欧洲与消化其过剩产能结合起来 |
D.偏袒性援助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但加剧了欧洲的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