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0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有关东亚情势的演说:“共产主义者在韩国所作所为,就如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在10年、15年和20年前所做的一样。我敢肯定,假如让南韩沦陷,共产党的领袖便会变本加厉,进而攻击我们邻近的国家。”这位总统在演讲之后随即采取的亚洲政策是(   )
①加紧围堵新中国      ②断然出兵南韩
③改变对日本政策      ④开始军援南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肯尼迪说:“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赫鲁晓夫说:“我们从肯尼迪那里得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盟国都不能入侵古巴的保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表明

A.美苏化解危机使世界避免战争威胁
B.苏联有效遏制了美国霸权主义
C.在美苏争霸中此时美方占明显优势
D.双方在解决危机中都取得胜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15年后,赫鲁晓夫以丘吉尔谴责共产主义的力度批评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看到资本主义在道义上已经遭到重大失败。人们日益意识到对于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资本主义一个都不能解决。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的就是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新全球史》)此时的苏联(     )

A.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B.瓦解了帝国主义阵营
C.强调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D.获得了第三世界支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果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要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以上言论体现出美国外交政策是(  )

A.“和平演变”策略 B.中立政策
C.“冷战”政策 D.经济扩张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以联合国的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面图片,对此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    )

A.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 B.欧洲唯美国马首是瞻
C.美苏分区占领了德国 D.双方未发生武力威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丘吉尔“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
B.马歇尔计划与美苏“冷战”
C.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新经济”
D.“北约”成立与美苏“冷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演说,这篇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下面关于“冷战”中“冷”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
B.刚刚饱尝二战之苦的各国人民反对战争
C.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两败俱伤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矛盾冲突加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史家对世界近代现代史进行阶段划分,如14~16世纪是“发现”的时代,是近代社会的准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是“剧变”的时代,是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那么,20世纪上半期的阶段特征恰当的是(   )

A.“理性”的时代 B.“工业”的时代
C.“探索”的时代 D.“冷战”的时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