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四位学生对下列古今中外几位历史人物进行专题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商鞅改革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康有为“托古改制”,旨在宣传传统思想文化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②④ |
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四位学生对下列古今中外几位历史人物进行专题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商鞅改革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康有为“托古改制”,旨在宣传传统思想文化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②④ |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
C.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
D.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
“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 B.不要信教,不要教会 |
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 D.主张因信称义 |
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都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其根本原因是( )
A.教会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 B.教会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
C.教会对人民的影响无处不在 | D.早期资产阶级力量比较 |
关于马丁·路德与加尔文改革的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
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
C.认为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联系 |
D.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 |
之所以说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依据是( )
A.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 |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
C.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 |
路德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但是,信者就是上帝”。“上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使他的意念服从于我们的意志。”上述观点
A.培育了精神生活中的个人自由倾向 |
B.树立起了躬行勤俭的个人神职观念 |
C.以人的无上价值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
D.强调依赖上帝获得救赎的信仰原则 |
受天主教把团结互助视为社会责任的宗教传统影响,威廉一世提出:“必须把那些工人阶级直接感受到的、不言而喻的实惠,用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才能使工人阶级感知到,国家并不是力图保障社会上富有阶级的工具。”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 |
B.德国有悠久的社会救助传统和经验 |
C.宗教传统有助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
D.德国统一后君主立宪政体专制色彩浓厚 |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个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
“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此言最可能出自于( )
A.罗马教皇 | B.马丁·路德 |
C.伏尔泰 | D.达尔文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们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宗教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性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
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 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
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