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含有“孙中山”、“十月革命”、“马林”、“广州”等关键词,据此推断这篇论文的题目可能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辛亥革命与广州》 D.《国产国际和中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不承认共和则已,即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
B.革命派在政治上还不成熟
C.革命派缺乏足够的实力
D.幻想帝国主义制衡袁世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民国老人口述:武昌起义后,某日余与数同学乘渡船往武昌,向守城士兵问询:“革命后,汝等可好?”该兵士对以:“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可见当时(      )

A.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B.清末新政实现预期目标
C.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D.革命思想尚未深入民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愿公为华盛顿,毋为拿破仑”,革命党人曾在1912年发出这样的期待。但现在,所有人看到的,却是“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至于他治下的国家不仅没有因此挣脱泥淖,反而走向了更剧烈的动荡与纷争。材料中的“‘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主要是指(   )

A.袁世凯搞专制并复辟帝制
B.张勋复辟
C.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承认不平等条约
D.蒋介石背叛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张民国初年婚礼的图片。对该照片理解正确有(     )

①政治事件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②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成为普遍现象③新式婚俗逐步流行起来 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报学史》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之作。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这反映了该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严厉批评义和团运动的“愚蒙之质”和“狂妄之举”;但在1924年的演讲中,他却称赞义和团运动让“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革命发展 B.农民运动的高涨
C.国共合作形成 D.民族主义成主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9年新生活运动把“礼、义、廉、耻”(四维)修订成“严严整整的纪律、慷慷慨慨的牺牲、实实在在的节约、轰轰烈烈的奋斗”。由此看来,这一时期内的“新生活运动”(    )

A.促使国民政府实现了思想上路线上的统一
B.成为抗日战争的根本保障
C.鼓励了军民的抗战精神,利于抗战的开展
D.继续宣扬儒家的伦理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年,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政党,出现了“朝进党而暮脱党,暮进党又朝脱党,朝秦暮楚,一人一日数变,恬不为怪,党德政德荡然无存”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说明(   )

A.政党政治确立 B.利益驱动下的政党乱象
C.政党政治活跃 D.灵活机制下的党派合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