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
A.结束专制统治 | B.易引发军阀割据 |
C.强化中央集权 | D.实现民族独立 |
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指出:“……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非民族革命。”对“非民族革命”正确理解是( )
A.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 | B.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
C.革命纲领带有排满特征 | D.领导阶级的软弱性 |
孙中山说:“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展其生产力则贫。以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最符合孙中山本意的是( )
A.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 B.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
C.倡导排满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 D.反对私人资本,防止贫富悬殊 |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
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以下不属于“重新评价”表现的是
A.更新观念,学习西方 | B.民族觉醒,一致对外 |
C.兴办实业,挽救危亡 | D.崇尚理性,倡导民主 |
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 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下列言论与材料原意相近的是 ( )
A.“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
B.“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 |
C.“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难一根本之条件。” |
D.“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日兴民权。”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从增进宪政意识看这种做法 ( )
A.与时俱进,民国政体不断完善 | B.因人设法,违背法治精神 |
C.防患专权,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 | D.权力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据此可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
A.要求推翻满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 |
B.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自由与独立 |
C.认识到工农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D.强调平民阶级组织的基本民主权利 |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 )
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 B.旧的思想基础得以彻底摧毁 |
C.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 |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
口号、宣言、论断的出现通常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以下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④③ | B.④②③① | C.②①④③ | D.②④①③ |
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
A.新思想的萌发 | B.《资政新篇》的提出 | C.百日维新 | D.辛亥革命 |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 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 D.中国日益与与世界潮流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