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下列言论与材料原意相近的是    (    )

A.“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B.“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
C.“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难一根本之条件。”
D.“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日兴民权。”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人中国社会 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二十二年学者张素民提出:“……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亚当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中国今日之觋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下列说法与材料主张不相符的是    (    )

A.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C.大力发展官僚资本主义以求取现代化
D.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耕作技术。”出现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斯大林模式确立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应是( )

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 )

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方间的和平共处
C.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某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象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该艺术是( )

A.电影艺术 B.雕刻艺术 C.绘画艺术 D.电视艺术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人程晏在《内夷檄》中说:“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材料说明当时(   )

A.文化认同是区分“夷、夏”的关键 B.唐朝人抛弃了“夷夏”观念
C.儒家文化得到周边民族的广泛认同 D.周边少数民族主动归顺唐朝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唐代科举平均录取人数尽在20人次左右。寒门子弟登科授官的比例虽逐渐增大,但终唐一代仍不占优势。如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士族门阀,共有宰相102人。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德说:“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按照这种观点,启蒙运动要实现(  )

A.人的独立思考 B.人人享有政治自由
C.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摆脱对他人的依靠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这说明( )

A.雅典对外战争频繁 B.雅典的商品经济破坏了民主秩序
C.雅典民主是有限的民主 D.雅典民主捧斥外邦人和奴隶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形象”是媒介和人们心理中的对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综合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首次出版的美国作家赛珍珠( PearlS.  Buck)的《大地》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不仅引起西方对中国的关注,而且改变了19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反面的中国形象。
1942年《纽约时报》在一篇社论中对这中国满怀希望地写道:“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敌人、恐怖”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 -1950)》
材料二 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不少国外学者承认“看走眼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在经济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软实力和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日裔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中国经验刷新了他的部分看法,他没有料到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那么广泛”。伦敦大学教授麦克莱伦认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都令人叹为观止。”
——摘自《我们误判了中国》(2015年1月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美国对中国形成几种不同形象的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为什么会让外国学者“看走眼”?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

类似事项
中国
日本
相差年数
事项

事项

开办外语学校
购买轮船
设立工场
开设电信设备
派遣留学生
发行报纸
建设铁路
改革文字运动
民众政治运动
发行杂志
创始师范教育
近代学校制度
设立国立大学
政治革新
立宪预告
发型开禁
实施新历
改革货币制
颁布宪法
同文馆
商船亚丁号
安庆军械所
上海和香港之间
美国留学
《昭文新报》
上海和吴淞之间
《一目了然初阶》
公车上书
《时务报》
南洋公学师范院
《钦定学堂章程》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诏书
准备立宪上谕
自由理发
太阳历
实行法币
中华民国宪法
1862
1862
1864
1871
1872
1873
1876
1892
1895
1896
1897
1902
1902
1905
1906
1911
1912
1935
1947
洋学所
咸海丸
横须贺造船所
东京和横滨之间
荷兰留学
《中外新闻》
东京和横滨之间
《汉字御废止之仪》
建议设立民选议院
《西洋杂志》
师范学院
《学制》
东京帝国大学
五条誓文
设立国会诏书
自由散发
太阳历
新货币制度
大日本帝国宪法
1855
1857
1864
1869
1862
1868
1872
1866
1874
1867
1872
1872
1877
1868
1881
1871
1873
1871
1889
7年
5年
0年
2年
10年
5年
4年
26年
21年
29年
25年
30年
25年
37年
25年
40年
39年
64年
58年

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在齐国推行了涉及产业、税收、价格等多个领域的政体配套改革,第一次形成了系统性的国民经济治理体系。他建立了国储粮制度,国家采购囤积了大量粮食,其数量足以控制市场粮价的波动,以达到丰饥平衡的功效。实行盐铁专卖政策,如在冶铁业上,他实行国有民营,规定只要一发现矿苗,就马上要由国家保护和封存起来,有敢于擅自开采者,左脚伸进去的,砍左脚,右脚伸进去的,砍右脚。……管仲说,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视其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
材料二 管仲的治国思想主要是“以商止战”,“和平称霸”。就国家内政而言,“以商止战”就是发展商品经济,让国民富裕而不至于造反。就与各诸侯国的关系而言,“以商止战”就是扩大对外贸易,并以军事的威慑力维持均衡。齐国会盟诸侯,规定与会各国要修建道路,划一度量标准,统一斤两称数,好比是在创建一个区域经济的关税同盟体。
《论语·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在儒家看来,他的思想统统都是异端邪说,遭到儒家的抵制,被后世淹没。
——以上材料均摘自吴晓波著《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之《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管仲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思想“被后世淹没”的原因。

来源:2015届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高三第七次测试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