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失去了对社会的影响力
B.世俗权力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C.教皇和君主划分了势力范围
D.西欧宗教改革的任务已全面完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A.新教各派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D.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这些现象显示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理性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     )

A.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指出: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这主要表明(    )

A.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封建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近代科学首先从天文学领域开始
D.人文主义占据着思想界的主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贵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失去了对社会的影响力 B.世俗权力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C.教皇和君主划分了势力范围 D.西欧宗教改革的任务已全面完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 (    )

A.追求人自由 B.追求现实幸福
C.反对禁欲主义 D.反对等级观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