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失去了对社会的影响力 B.世俗权力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C.教皇和君主划分了势力范围 D.西欧宗教改革的任务已全面完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 (    )

A.追求人自由 B.追求现实幸福
C.反对禁欲主义 D.反对等级观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

A.薄伽丘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孟德斯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包括(    )
①神职人员    ②苦修行善     ③阅读《圣经》  ④购买“赎罪券”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说:“男人必须要娶一个女人,女人必须要嫁一个男人,这是自然的事……将婚姻作为圣事不仅毫无《圣经》上的依据,而且正是这种赞扬婚姻的教义把婚姻变成一场闹剧。”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男女平等 B.认为婚姻是一场闹剧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在评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 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 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
C.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 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认为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实际上(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摧毁了罗马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
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
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

A.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会进行彻底的改革
B.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形式来进行的
C.“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宗教改革因教会兜售赎罪券而引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在这句话中,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信仰自由 B.教随国定 C.反对宗教信仰 D.因信称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水火不容
B.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C.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异
D.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相互对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采取措施: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这表明(    )

A.保罗三世基本支持路德教派的改革 B.天主教会采取适当措施缓解天主教危机
C.天主教走上了与新教相融合的道路 D.禁止出售赎罪券是新教与旧教的共同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A.脱离罗马教皇统一德意志地区 B.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