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强 | B.改革了封建体制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
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
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
是 (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二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 B.寻找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历史原因 |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四位学生对下列古今中外几位历史人物进行专题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商鞅改革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康有为“托古改制”,旨在宣传传统思想文化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②④ |
历史上的大多数改革,都面临着保守势力强大、改革派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从中国当时政治格局的实际出发,要成功推进改革,中国的维新派最应该关注( )
A.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B.确保改革全面彻底 |
C.讲究策略争取更多支持 |
D.联合列强向清政府施加压力 |
法国历史学家高弟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部给吃,这样它就被扼杀了。”高弟认为维新变法运动
A.没有对中国产生影响 | B.因操之过急导致变法失败 |
C.渴望夺取慈禧的权力 | D.采取的措施不适合中国国情 |
读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商鞅在①处推行了“军功爵制”,并开辟了“五尺道” |
B.北魏孝文帝从③处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了“均田制” |
C.王安石在②处行将兵法,初步改变北宋“积弱”局面 |
D.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在④处将维新思想发展为政治运动 |
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A.议院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
B.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 |
C.议院是朝廷的咨议机构 |
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 |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指出:“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倭生心。陈涉辍耕于垄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光绪帝认可了这个说法。这说明光绪帝主持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 | B.抵抗外国侵略 |
C.解决国民生计 | D.发展资本主义 |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内容基本相同,但是结果却相反,下列原因中不包括
A.新兴阶级力量的强弱有关 | B.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
C.群众发动的程度与领导的强弱有关 | D.皇帝(天皇)是否支持 |
1897年,严复创办《国闻报》,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其主要意图是( )
A.介绍西方科学技术 |
B.论证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
C.阐述维新变法的策略 |
D.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 |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
B.“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 《论衡》) |
C.(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宋·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
D.(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
鲁迅曾评论某位历史名人时说:“广东举人多的很,为什么 独独那么有名呢?因为他是公车上书的头儿,戊戌变法的主角”。这里的空格处应该填谁的名字?( )
A.孙中山 | B.康有为 | C.洪秀全 | D.谭嗣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