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A.科学知识 | B.企业管理制度 |
C.军事技术 | D.教育和政治制度 |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变法措施得力 ②光绪帝坚持变法 ③变法阻力很大 ④改革涉及面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尽管康有为为中国社会选择了变法维新之路,但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没有选择康有为。康有为……没有与之相应的物质力量。”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变法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 |
B.维新派缺少自己的武装力量 |
C.康有为缺乏变法的必要资金 |
D.变法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 |
康有为是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为推动维新变法付出了巨大努力。下列关于其经历或主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提出改革措施 |
B.1898年发表《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
C.维新变法期间译著《天演论》,宣传民权学说 |
D.他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
李鸿章曾对人说:“康有为吾不如也,废制之事,吾欲为数十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深愧焉。”使李鸿章感到惭愧的“废制之事”是指 ( )
A.改革军事 | B.改官制,裁冗员 |
C.设议院 | D.设立铁路矿务局 |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称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
戊戌变法的失败告诉我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A.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 B.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 D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不具有进步性
钱穆在某篇文章中谈到:“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此制度”当指
A.科举考试 | B.君主专制 |
C.纲常伦理 | D.军机六部 |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 B.时间 | C.参加者 | D.地点 |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①裁汰冗员 ②废除八股取士制度
③设立农工商总局 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