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迩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所指的产生于巴黎和会后的“这个东西”是
A.国际联盟 | B.对德和约 | C.《四国条约》 | D.美国霸权 |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措施,以下不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A.鼓励私人兴办实业 | B.编练新式军队 |
C.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 D.废除八股取士 |
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义和团 |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①裁汰冗员 ②废除八股取士 ③设立农工商总局 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 B.戊戌政变 | C.清末新政 | D.预备立宪 |
1902 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戏院里有一伙人在侃大山,赵仁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钱义说:“我还参加过义和团运动呢”孙礼说:“我当时就住在东交民巷里”。李信说:“那儿离我的学校不远,我在京师大学堂里读书的”。根据所学知识,他们当中谁的话最有可能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赵仁 | B.钱义 | C.孙礼 | D.李信 |
康梁维新变法得到哪些人的支持( )
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
B.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 |
C.买办阶级、地主阶级 |
D.知识分子、外国朋友 |
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的真正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B.推翻清朝统治 |
C.抵御外来侵略 | D.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
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 | B.发展资本主义 |
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英国人赫德对中国戊戌变法的看法,赫德的意见如下: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对赫德的评论认识正确的是
A.赫德揭示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
B.赫德把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康有为等人的筹划失败 |
C.赫德认为宣统皇帝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
D.赫德认为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 |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称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