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船务大臣黎兆棠说:“方今时势为古今一大变局,泰西创设机器以来,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自立。而机器之用,具有至理,必须考究于平日,若临时猝办,即无及矣。故当今急务,以开学馆、培人才为最。”材料说明( )
A.开办新式教育是应对时变的长远之计 |
B.近代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传统儒家思想 |
C.实行机器大生产成为多数国人的共识 |
D.部分官员开始探索政治体制上的变革 |
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因为变法规定(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
C.废除八股取士 | D.裁汰绿营 |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 )
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 |
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 |
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 |
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 |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 B.实现富国强兵 |
C.引领思想启蒙 | D.建立民主政治 |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
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到中国来。此时他能够( )
①.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 ②.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上海阅读《时务报》 ④.到广州吃西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惜乎未能先事于斯,遂令一往无余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作者把社会风俗的变革与政治变革联系起来 |
B.作者主张应当向西方学习,与欧美同俗 |
C.作者把发辫视为异族统治和民族压迫的重要标志 |
D.作者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
C.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
D.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
①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
②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
③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
⑤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某班学生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素材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 B.1898年(农历戊戌年) |
C.1901年(农历辛丑年) |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