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是谁。请完成: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
下列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是( )
A.修筑铁路 | B.政治性贷款 | C.开设银行 | D.开设工厂 |
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维护清朝统治 |
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 |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
A.太平军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义和团 |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材料一: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为元首,百官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胶澳事后(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自台湾事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什么样的矛盾心理?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君主专制 |
B.联邦制 |
C.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俱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佞生心。陈涉辍耕于垄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怎样的态度?
(3)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关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
B.都激化了阶级矛盾 |
C.都因慈禧太后阻挠而归于失败 |
D.内容相似,实质不同 |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的“大梦之唤醒”表现为( )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运动 |
B.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富强 |
C.暴露清政府的腐败,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
D.认识到日本的先进,大批知识分子赴日留学生 |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 )
A.变法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 B.变法采取的是改良的形式 |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
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危机严重 | B.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C.统治集团分化 | D.康有为的宣传 |
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生事物主要是( )
A.强学会 | B.《时务报》 | C.《国闻报》 | D.时务学堂 |
《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辟新的通商口岸 |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